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数理化   10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延峰  孟旭东  郑伟  宋庆功  翟昌鑫  郭兵  张越  杨富  南景宇 《物理学报》2016,65(8):87802-087802
本文分别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两种方式, 对高价态差元素V掺杂ZnO薄膜进行研究.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V的掺入并未改变ZnO的生长方式, 所制备的薄膜都呈(002)择优生长; 随着衬底温度增加, VZO薄膜的结晶质量逐步改善, 当衬底温度超过280 ℃时薄膜的结晶质量恶化; 在280 ℃时获得的VZO薄膜电阻率最低3.8×10-3 Ω·m, 500-2000 nm平均透过率高于85%. 理论模拟结果表明: V以替位形式掺入ZnO六角纤锌矿晶格结构中, 费米能级进入导带, 材料表现出n 型半导体的特性, 导电电子主要由V 3d及O 2p电子轨道提供.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表明VZO薄膜具有作为高效Si基薄膜太阳电池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一种工程问题的Petri网模型及其构造方法,并且通过该Petri网模型及其可达标识图,给出了整个工程的关键路径和合理施工方案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等色干涉的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膜等色干涉原理,将等色干涉条纹与已知线光谱在光谱仪谱面上叠加,通过对干涉条纹宽度及其变化的测量,可计算出膜厚、膜厚突变、膜厚渐变等.对膜进行扫描分析,膜的面积达10-2mm2数量级即可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分析气泡远场干涉的理论模型。平行激光束照射到透明介质中的气泡上,折射光束与全反射光束在远场发生干涉形成内密外疏圆环状干涉条纹,推求了两平行出射光线的光程差公式和两光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分析了圆环状干涉条纹内密外疏的原因,给出了计算干涉条纹存在区域和最高干涉级的方法。通过干涉方法可以测量气泡的直径,能够用于介质深处气泡尺寸的测量。利用远场干涉对玻璃水箱、平板玻璃、玻璃棱镜中的气泡直径进行了测量,其中玻璃棱镜中气泡直径测量结果与用阿贝比长仪测量结果对比,相对差为0.9%。预期了气泡远场干涉在运动气泡尺寸、泡内气体折射率、透明光疏介质中光密介质球尺寸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简称HBI)是一类具有激发态质子转移效应的有机分子。观测了HBI分子在甲苯、甲苯与乙醇混合及乙醇三种溶液的吸收光谱,发现其吸收光谱相类似。用317 nm光激发,观测其荧光光谱,在甲苯溶液中只观测到一个荧光带,其峰值位于470 nm;在甲苯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及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中,都观测到两个荧光带,其峰值分别位于370和450 nm。根据激发态质子转移理论可知,470 nm的荧光带是由激发态质子转移生成的互变异构体,即HBI酮式构型分子的发射,峰值位于370 nm的荧光带是HBI稀醇式构型分子的发射。由于乙醇具有较大的极性,可与HBI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即生成溶剂化物。当溶剂化物被激发,在激发态发生激发态质子转移生成两性离子,两性离子发射荧光回到基态。因此,在极性溶剂中HBI发射峰值位于450 nm的荧光带应归于两性离子的发射。当用532 nm强光激发HBI溶液时,发现HBI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无双光子效应,而在极性溶剂中却存在双光子效应,表明HBI的溶剂化物具有双光子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学中,为了便于进行理论研究,除了建立“理想模型”外,还常常设计“理想实验”,为了顺利完成物理教学,也常常应用“理想实验”.  相似文献   
8.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是分子光谱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常情况下,用谐振子与刚性转子可以很好地解释双原子分子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主要轮廓.用非谐振子、非刚性转子、振动转子或转动振子、对称陀螺可以给出双原子分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精线结构.然而,由于双原子分子的这两种光谱的选择定则一部分相同,一部分很相似,因此,许多教科书中都同步介绍两种光谱的产生过程,这样,对初学者来说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光谱的产生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两种光谱在产生机理上的不同和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本文拟通过对两种光谱主要轮廓的分析和比较(略去推导过程),找寻两者在产生机理上的本质区别和各自的特殊性质,为初学者学习和掌握这两种光谱的特征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9.
南景宇 《物理实验》1997,17(5):232-232
本刊第14卷第4期发表的《实验改进二则》一文中关于红外线反射演示实验仍有两点不妥,讨论如下.原文实验装置如图1,“使铁球位于凹面镜的焦点附近,用烧瓶接收红外线,可以看到红墨水柱沿型管(向外)移动(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如果取走四面镜,则红墨水柱停止移动(或移动速度十分显著的缓慢).”以出来说明红外线跟可见光一样是能够被反射的证据明显不够充足.1.虽然铁球放置在四面镜的焦点附近,但由于铁球直径较大(直径为3—5cm,不像光学中的点光源),到达烧瓶的红外线不能理解为全部是来自于四面镜反射的红外线.实际上烧瓶接…  相似文献   
10.
3-羟基黄酮在不同极性和酸碱度溶剂中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观测了3-羟基黄酮(3-HF)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现在吸收光谱中有3个吸收带,峰值位于300和345 nm的两个吸收带较强,位于415 nm处的吸收带较弱。用345 nm作为激发光,观测到两个荧光带,其中峰值位于400 nm的荧光带为3-HF稀醇式构型的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强度增强,峰值位于526 nm的荧光带为3-HF互变异构体的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强度减弱,这表明溶剂极性阻碍质子转移的发生。用415 nm的光激发样品,在荧光光谱中发现了3个新荧光谱带,峰值分别位于440,471和515 nm,这3个荧光谱带归属至今未见报道。为了指认这3个荧光谱带,分别观测了3-HF在不同酸碱度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其吸收光谱,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分析研究,指认出荧光峰位于440和471 nm的荧光谱带为3-HF的两种阳离子的发射,峰值位于515 nm的荧光谱带为3-HF的阴离子的发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