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散射信号在药物颗粒分析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中药中汞残留量测定.研究发现,-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Ninhydrin)反应形成的罗曼紫(Ruhemann’s purple,RP)复合试剂在pH5.5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能和汞(Hg2+)形成配合物,溶液由蓝紫色变为粉红色,对应的光散射信号随着Hg2+浓度增大而增强.据此,本文在评价该复合试剂能应用于分析测定的基础上,建立了Hg2+的共振光散射测定法.340nm处光散射增强强度和8.0×107~6.0×105mol/L的Hg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为6.2×108mol/L.用于养血安神片、云南白药粉末和逍遥丸三种中药制剂中残留汞的加标回收测定,回收率在95.7%~106.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4%.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内容、器材、难度、探究水平及探究技能等方面对中美高中主流物理教材实验进行了全面的量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美教材实验内容各具特色,但都注重探究类实验;中国教材实验器材彰显现代化,美国教材则更注重生活化;中国教材实验总难度高于美国教材,但平均实验难度低于美国教材;中美教材的探究水平表征均较低,且各环节不均衡,美国教材表现相对略好.另外,在目的确定环节,中国教材探究水平高于美国;在方案实施、结论形成、反思交流3个环节,美国教材探究水平高于中国,方案设计环节差异较小.在探究技能表征方面,美国教材偏重于分析解释技能的表征,中国教材偏重于观察技能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对溴偶氮氯膦与钪在盐酸介质中的显色反应。在波长740nm,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7.0×10~4,7~18μg Sc_2O_3/25ml符合比尔定律。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联合使用微型计算机,测出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45μg Sc_2O_3/25ml,比普通分光光度法扩大1.5倍。应用于测定岩矿中的微量钪,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产品的双渠道销售不仅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收益,同时给企业在应对市场复杂需求方面带来冲突和挑战.以拥有双渠道销售的制造商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对制造商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存在的策略型行为,研究了渠道之间考虑存在消费者转移的双渠道产品定价及协调策略.首先,构建了"线下主导"和"线上主导"的Stackelberg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得到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双渠道最优定价均衡解,并分析了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线上消费者购买到产品概率、消费者转移概率对最优定价和总利润的影响.然后,构建了双渠道集中决策定价模式,通过分析得出存在唯一的双渠道最优定价策略,并给出其解析解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分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教学方法:4C/ID(A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模型与传统模式对物理专业大学生知识获取和学习迁移的影响。实验组使用4C/ID模型设计进行教学,而控制组则使用传统模式,评估学生的学业表现,包括知识获取与学习迁移,同时对学生的认知负荷及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知识获取和学习迁移的评价上均优于控制组,但认知负荷和焦虑情绪也高于控制组,最后对产生的原因和进一步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聚倍半硅氧烷复合超支化聚酯的结构及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内核, 二羟甲基丙酸(DMP)为支化单元用准一步法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12100的第四代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G4, 并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PMSQ)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物.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NMR)等方法表征了各个样品的结构和反应程度, 并通过测量1H T值发现超支化聚酯与聚倍半硅氧烷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容尺寸为3~5 nm.  相似文献   
7.
水下双层圆柱壳体结构辐射噪声实时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广文  何琳 《声学学报》2010,35(4):427-433
根据Sommerfeld辐射条件和统计能量假设定义了具有方向性特征的声辐射系数,再结合声辐射效率特性定义了新的参数声辐射因子。在外壳体表面速度实时重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用声辐射因子实现水下双层圆柱壳体结构辐射噪声实时预报的方法,还提出了有限长水下圆柱壳体结构声辐射因子的试验测量方法。水下声学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预报的辐射声压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满足水下噪声预报的实时性、远场指向性和工况适应性等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8.
铜配合物的光物理与电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琳  马於光  沈家骢 《发光学报》2003,24(6):620-623
以中心原子为铜的磷光材料Cu4(C≡Cph)4L2[L=1,8-bis(diphenylphosphino)-3,6-dioxaoctane](简称Cu4)作为掺杂材料,选用空穴传输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为母体材料,制作结构为ITO/Cu4PVK/TAZ/Mg:Ag/Ag的双层器件。其发光颜色随掺杂的变化而改变,在较高掺杂浓度的条件下,可观察到单纯Cu4的发光,即实现了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能量转移。着重讨论了主客体材料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并研究了影响器件效率的外界因素如氧气的猝灭对Cu4发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舰船隔振装置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琳  徐伟 《声学学报》2013,38(2):128-136
隔振装置是降低舰船机械噪声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对舰船隔振装置技术进行了研究,但系统、全面地论述其技术特点、应用和进展,尤其是我国在该领域进展的文献相当缺乏。针对已应用并取得成效的舰船隔振装置技术,首先概述了其发展历程,分析了单层隔振装置、双层隔振装置、浮筏双层隔振装置和气囊隔振装置的技术特点;然后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的进展,包括智能气囊隔振装置、推进动力系统新型隔振装置、主被动混合隔振装置、推力轴承隔振装置等;最后对隔振装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系统地总结梳理,较完整地呈现了舰船隔振装置技术发展概况,可供舰船减振降噪研究和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彦  何琳  帅长庚  倪圆 《声学学报》2015,40(5):751-760
有源无源混合隔振是控制船舶低频线谱噪声的重要技术,但工程应用的实例还非常少见。在磁悬浮-气囊混合隔振理论和原理样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船用机械低频线谱的隔振需求,进一步突破了体积小、输出力大、功耗低、频响平直、波形失真度低等磁悬浮作动器工程化设计技术;解决了混合隔振器的稳定性和冲击、摇摆适应性等技术难题;研究了工程实用的控制算法,采用非线性逆模型补偿使控制系统线性化,并提出了窄带Fx-Newton时域算法,可在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多线谱、多通道耦合、线谱振幅非稳态等情况下实现快速稳定控制;研制了船用200 kW柴发机组混合隔振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优良的宽频隔振效果和低频线谱控制能力,性能可满足工程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