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31篇
  免费   5332篇
  国内免费   3581篇
医药卫生   58244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849篇
  2022年   2171篇
  2021年   2673篇
  2020年   2161篇
  2019年   1572篇
  2018年   1577篇
  2017年   1565篇
  2016年   1393篇
  2015年   2210篇
  2014年   2896篇
  2013年   2897篇
  2012年   3844篇
  2011年   4326篇
  2010年   3340篇
  2009年   2897篇
  2008年   3160篇
  2007年   2971篇
  2006年   2736篇
  2005年   2325篇
  2004年   1789篇
  2003年   1696篇
  2002年   1423篇
  2001年   1204篇
  2000年   965篇
  1999年   711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的长爪沙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沙鼠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每只鼠接种原头节悬混液0.1 m L,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接种等量的PBS。分别于接种后第20、40、60、80、100 d时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实验组分别取泡球蚴组织和泡球蚴周围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时间点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MVD-CD34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囊泡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在感染的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均可见到MVD-CD34和VEGF的表达,定位于肝泡球蚴组织"外囊"囊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浆。在感染后第20 d、40 d、60 d、80 d和100 d时,泡球蚴组织中MVD分别为(9.83±3.87)/HP、(25.33±6.71)/HP、(34.50±5.50)/HP、(37.67±5.71)/HP和(44.67±4.93)/HP,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0/HP、(1.17±0.98)/HP、(3.50±1.38)/HP、(5.83±2.71)/HP、(8.83±2.48)/HP〕和正常肝组织(均为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VEGF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95±0.46)分、(3.90±0.68)分、(4.27±1.05)分、(5.33±0.95)分和(4.50±0.81)分,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1.07±0.63)分、(1.38±0.75)分、(1.55±0.83)分、(1.67±0.47)分、(2.10±0.55)分〕和正常肝组织〔(1.02±0.83)分、(1.12±0.63)分、(1.26±0.26)分、(1.20±0.74)分、(1.21±0.2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生成可能是泡球蚴浸润性生长的机制之一,VEGF可能促进沙鼠肝泡球蚴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3.
Abstract

Background

Comorbidities are commonly see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but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 is not yet well-delineated. We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omorbiditi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相似文献   
4.
5.
6.
大鼠静脉窦高压致硬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膜血管变化及其静脉窦高压在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重200~250g的SD雄性大鼠110只,随机分为静脉窦高压组(85只)和假手术组(25只),将静脉窦高压组85只大鼠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并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制成静脉窦高压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单纯解剖相应的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但不行吻合或闭塞。术后90d,随机取7只静脉窦高压组大鼠和5只假手术组大鼠,行硬脑膜血管明胶墨汁灌注,观察硬膜血管的状况。结果术后90d静脉窦高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硬膜血管数分别为(10.7±1.5)条/mm,(10.3±0.6)条/mm,差异无显著性。在静脉窦高压组中1只大鼠有硬脑膜动静脉瘘,其形态和结构与生理性动静脉短路类似。结论大鼠静脉窦高压一段时间后,颅内硬膜血管无明显增生。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动静脉间的短路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7.
2 121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类浓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脂类水平的参考值,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3 766例健康成人分为≤60岁和>60岁的两个年龄段,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量他们的血脂水平,找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脂类参考值.同时分析2 121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脂类指标.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参考值为:TC 4.65±1.96×1.05mmol/L;TG 1.02±1.96×0.45mmol/L;HDL-C 1.47±1.96×0.40mmol/L;LDL-C 2.98±1.96×0.56mmol/L;ApoA1 1.32±1.96×0.25g/L;ApoB 0.99±1.96×0.35g/L,并且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清脂类各项指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LDL-C/HDL-C>5和TG ≥1.9mmol/L这两项联合指标比其他单独指标与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人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法对130例人大肠癌标本中EB病毒小分子RNA片段进行检测。结果:130例标本中有6例(4.48%)癌组织呈阳性反应,其中4例为男性,4例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我国部分大肠腺癌的发生有关,肿瘤细胞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EB病毒感染的重要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膳食黑米皮对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正常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含96%基础饲料、0.5%胆固醇、3.5%猪油)、黑米皮饲料(含 91%基础饲料、0.5%胆固醇、3.5%猪油、5%黑米皮),实验期为 60d。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家兔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并分析家兔氧化与抗氧化状态。结果 黑米皮实验家兔的主动脉壁斑块面积较高脂组低66%(P<0.001);黑米皮组实验家兔的主动脉壁8-ohdG含量和血清及主动脉壁中MDA水平也低于高脂组(P<0.05 );而红细胞及主动脉壁中SOD水平和血清α-生育酚含量在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膳食黑米皮可以抑制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及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肝细胞凋亡及坏死在急性肝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大鼠创伤模型,采用 Annexin-V-Flous、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PI)双标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创伤后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数量变化,结合光镜、电镜和电泳观察细胞凋亡与坏死,并与肝功能变化相比较。结果创伤后早期肝细胞即发生凋亡和坏死,坏死肝细胞的数量进行性升高,与肝功能变化显著呈正相关;凋亡肝细胞在创伤后3h达高峰,部分凋亡肝细胞发生继发性坏死,其数量与肝功能变化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细胞坏死与凋亡是严重创伤后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坏死肝细胞是肝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凋亡肝细胞通过发生继发性坏死加重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