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34岁.发现右踝肿块32年,疼痛伴增大6个月.幼年时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踝血管瘤,近6个月肿块出现疼痛,并明显增大.近1个月肿块表面出现破溃.门诊拟诊恶性软组织肿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体位复位辅助下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男28例,女9例;年龄24~79岁,平均48岁。通过体位复位及Sky扩张器撑开复位后,经双侧椎弓根穿刺充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根据Denis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压缩性骨折,B型27例,C型3例,D型5例;爆裂性骨折2例,均为B型。利用体位复位,经皮穿刺,Sky椎体成形器扩张椎体,注入可降解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丢失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记录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显著缓解,VAS评分改变从术前平均(7.6±2.5)分降至术后平均(1.8±1.5)分,椎体前壁高度和中间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随访期间疗效满意,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采用体位复位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组织是癌症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 ,仅次于肺和肝。近十余年来 ,许多学科在骨转移癌的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到有效的根治手段。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观念的更新 ,对骨转移癌不应采取消极的态度 ,而应认识到骨转移癌并不都是癌症患者的终末期 ,恰当的治疗在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在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确切的效果。1 全身治疗1 1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主要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采取不同的化疗和激素治疗。前者已被证实对乳房癌、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所致的…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Pivox固定系统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5月~2021年1月,收集我院采用单纯OLIF(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盘源性腰痛、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资料,其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32~79岁,平均59.1±5.9岁。分为单纯OLIF组(39例)和Pivox+OLIF组(30例),评估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纵径和面积以及术后腰椎融合情况。以及比较两组之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0±0.3个月,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节段、骨密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ox+OLIF组手术时间大于OLIF组(P<0.05),而两组之间切口长度、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围手术期VAS评分、ODI比较均为术前高于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P<0.05),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时,两组之间VAS评分、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椎间隙高度、椎间孔纵径和面积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时,Pivox+OLIF组椎间隙、椎间孔纵径和面积增加值均大于OLIF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融合器沉降病例,OLIF组有两例发生融合器移位,Pivox+OLIF组无一例融合器移位,两组之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ivox+O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但相对于单纯OLIF,Pivox+OLIF在椎管减压以及融合器下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理论与操作若只是照本宣科,很难让学生有感性、直观的认识[1,2]。骨科临床带教是承接理论基础向临床经验转换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阶段。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不能一线接触临床科室诊疗活动,如何利用线上技术支持开展骨科临床带教,这种线上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度如何,能否在日后的骨科临床带教中推广,尚未见系统研究。2020年2月至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实习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完成了2周的线上骨科临床学习。本次研究将本次学习结束后线上出科考试进行比较以及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学生此次线上学习的效果,并了解学生对这种线上学习方式的感受,征求对骨科线上教育的新意见,以提供未来在骨科临床带教中推广线上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腰痛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每100个成年人中,就有80个人有腰痛史。然而,大部分腰痛患者都误以为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以至于常常走错科室、看错病,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前不久,我们就接诊了一个被腰痛折磨了半年之久的患者。患者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4例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6例,女18例,年龄63~85(73.1±6.5)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等指标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5.5±3.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5.21±1.06下降至术后3 d的2.38±0.58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71±0.75;ODI由术前的(50.4±13.5)%下降至术后3 d的(20.9±8.0)%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6.7±9.6)%;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8.0±4.2) mm恢复至术后3 d的(18.1±5.0) mm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6.8±5.1) mm;Cobb角由术前的(19.5±6.3)°下降至术后3 d的(7.6±2.1)°以及末次随访时的(8.4±1.7)°。术后3 d和末次随访VAS、ODI、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出现1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1例浅表切口感染。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具有手术创伤相对小、临床效果优良、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角度纠正满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伴有明显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切口经腹膜外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12年2月应用小切口经腹膜外ALIF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4~68岁,平均(53.1±5.9)岁。术中均采用SynFrame拉钩系统及SynFix-LR腰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于术后2天、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10个月,平均(45.6±29.6)个月。术后疼痛VAS评分与ODI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7±0.7)分(5~8分)降至术后12个月平均(1.7±0.9)分(0~3分),ODI值由术前平均80.6%±3.9%(69%~85%)降至术后12个月6.6%±1.3%(5%~11%)。术中出血量90~220 ml,平均(126.0±40.3) ml;术后48 h引流量35~63 ml,平均(47.5±7.6) ml;住院天数4~11 d,平均(6.7±1.8) d。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随访期间融合器位置及形态正常,内固定无断裂及滑脱。结论 应用小切口经腹膜外ALIF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能够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功能,脊柱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2例。16例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11例,联合髂窝入路4例,联合后路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评价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8~10 cm,平均9 cm;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400~900 ml,平均600 ml.1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无伤口化脓感染、异位骨化,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腹壁疝发生。根据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标准,耻骨支骨折复位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总分85.32±8.50,其中优8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具有切口方便直接、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喜君  范顺武 《中国骨伤》2013,26(6):526-529
动态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日益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作为动态固定技术的一种,既能保持脊柱的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在延缓邻近节段退变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Dynesys技术可作为腰椎融合之外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另一最佳选择,主要适用于轻至中度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但它缺乏保持和恢复腰椎前凸的机制需要患者主动伸展实现前凸。如何延长使用寿命、预防并发症发生等问题有待解决,其远期疗效及延缓邻近节段退变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