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数理化   9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例1 当实数k取什么值时,函数f(x)=(kx 7/kx~2 4kx 3)-log_(1/3)((1/4)x~2-2~(1/2)-5k 3)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分析:要使f(x)的定义域是R,只需kx~2 4kx 3≠0,且(1/4)x~2-2~(1/2)kx-5k 3>0对任意实数x成立。  相似文献   
2.
多硫二硫醇烯配合物[Ni(C5S9)2]电磁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硫 1 ,2 二硫醇烯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具有特殊平面共轭结构的稳定配合物 ,是构成有机导体或超导体的基本“砖块”[1,2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 ,分子之间通过S…S原子p轨道的重叠而存在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是配合物具有高导电性的一个重要特征[3 ] 。增加分子间超分子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增加配体上硫原子的个数。我们以C6S10 (图 1 )为中间体得到C5S2 -9(图2 ) ,与Ni2 + 离子配位后在四种不同阳离子作用下生成 (Cat)2 [Ni(C5S9)2 ]型二价阴离子配合物。当这些配合物用I2 氧化时都生成了中性配位化合物 [Ni…  相似文献   
3.
汪志峰  徐凡  沈琪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2):1353-1355
D iels-A lder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和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已被大量应用于天然有机化合物、香料、药物等的合成中。一般说来,D iels-A lder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即能发生,但加热往往导致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专一性下降,而研究表明,路易斯酸催化下的D iels-A lder反应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或反应速度加快,或产率提高,或条件温和,尤其是区域选择性和立体专一性得到提高等良好特性。呋喃类化合物由于呋喃环所具有的芳香性而较难与一般的亲双烯发生D iels-A lder反应。如呋喃和丙烯酸甲酯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3个月,产率只能达到50%,且反应温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炭黑、石墨、碳纤维等炭系与基体树脂复合改性得到体积电阻率小于0.1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了不同复合体系及不同配方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其中尤以SIS/PP体系中碳纤维占填料量32.5%的材料导电率高、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良好,并与石墨毡有较好的粘接性.选用该体系作为钒电池集流板,考察了电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导电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钒电池集流体材料,并在钒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效煤气发生炉产生的气体中,一般CO含量较高.而CO热值低、毒性大,不符合安全用气标准,故须进行二次加工,使其全部或部分进行变换-甲烷化反应.在实际使用中,自制KM-01镍基变换-甲烷化催化剂上进行的宏观反应主要有变换、甲烷化和歧化三种放热反应,故催化剂要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马齿苋及其籽中脂肪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实验利用GC-MS分析技术对马齿苋全草及其籽中的脂肪酸(以甲酯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全草中以亚麻酸(47.16%)、亚油酸(22.00%)及棕榈酸(17.4%)为主,籽中以亚油酸(45.86%)及亚麻酸(30.61%)为主。  相似文献   
7.
郭志峰 《分析化学》1998,26(2):174-176
文章对5种碳五位(C5)的不同取代基海因的质子北合能(PA),在亚稳状态下采用“动能法”进行了研究。以5,5-甲基海因作为参照,确定了5种样品亲质子能的顺序。  相似文献   
8.
二甲醚反应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明  余林  郝志峰  余倩  彭兰乔 《分子催化》2007,21(5):492-498
随着GTL(Gas-to-Liquid)技术的发展,从煤炭或天然气经由合成气制备甲醇的反应过程已转向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由合成气直接生产二甲醚能突破甲醇合成的热力学限制,实现单程的完全转化[1],其中煤基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较甲醇更具技术和经济优势.从物理性质看,  相似文献   
9.
长链脂肪酸LB膜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制备了硬脂酸、花生酸及其混合酸的多层LB膜。用低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它们的周期结构,硬脂酸和花生酸的LB膜在2θ=0.8°~23°的范围内分别出现13个和12个布拉格衍射峰,由此计算了它们的等同周期。用模型计算了它们衍射峰的强度,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衍射强度奇偶起伏的结果。在混合酸的LB膜中,可以观察到等同周期随混合比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钙、镁、锌二价离子在快原子轰击质谱中的电子迁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快原子轰击(FAB)是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软电离技术.质谱中采用这种电离方式,可以对一些低择性的极性物质和热不稳定物进行分析。由于FAn电离机理比较复杂,多年来成为人们一直探讨的对象。FAn质子化的谱与化学电离(CI)谱相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二者的电离机制是不同的。当样品具有挥发性时,FAB的话与电子轰击(EI)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说明具有keV能量的中性原子束能将气态样品分子中的电子打出,形成奇电子离子M言峰。然而在挥发性很低的样品中,几乎见不到M市的峰,分子都以质子化(M+H)”形式出现。还没有在不择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