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p-Tau)。藏医药理论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七十味珍珠丸(RNSP)作为藏药中的一枚瑰宝,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文章主要回顾与梳理现代医学与传统藏医对AD病因的研究观点以及RNSP的主要成分与作用,并对RNSP改善AD的临床作用以及RNSP在减少Aβ沉积、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能量代谢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RNSP在AD领域研究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多巴胺受体2拮抗剂(依替必利)促进兔缺血胆管病变(ITBL)胆管修复的作用。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别为A组(假手术组)、B组(ITBL模型组)、C组(MSC组)、D组(MSC+依替必利组)。监测术前,术后1、4 d,术后1、2、3、4周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4周行胆管造影及超声造影,并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A组比较,术后B组、C组和D组肝功能各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均为P < 0.0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的肝功能指标下降趋势更显著(均为P < 0.05),其中D组下降最明显。胆道超声结果示A~D组的门静脉管径/胆管管径比值分别为(3.2±0.3):1、(1.2±0.2):1、(2.1±0.1):1、(3.0±0.3):1;B组胆管扩张严重,C组程度较轻,D组基本正常。超声造影示D组胆管壁血供改善最显著。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D组胆管损伤程度最轻。结论  经门静脉注射MSC联合多巴胺受体2拮抗剂可以显著促进兔ITBL胆管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又称黄色肉芽肿、幼年性黄瘤、痣样黄瘤、痣样黄色内皮细胞瘤.为一好发于皮肤、黏膜和眼的良性播散性黄色肉芽肿.本病临床较少见,现报告1例.1 病历摘要患儿女,1岁半.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大腿部出现一米粒大肤色丘疹,无自觉症状,丘疹缓慢增大,于2009年5月12日到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4.
上颌中切牙扭转病因尚不明确,有家族性倾向。除环境因素外,遗传基因的表达直接影响颅面骨发育以及错牙合畸形类型。本文报道左侧上颌中切牙180°扭转1例,并追溯其家族史,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6岁。主因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6个月,发作性头痛2月余,于2013年8月16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2013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共发作10次,未予处理。2个月前(2013年5月27日)出现右眼黑影伴右侧头部闷痛,约4 h后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持续12 h后自行缓解,尺侧两手指轻度麻木。病程中无复视,无视力、视野改变。至当地医院就诊(2013年6月),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额顶叶交界区、中央前回,左侧颞叶、半卵圆中心和脑桥异常信号,增强后病灶呈多发斑片状或结节样强化(图1)。全身PET显像提示颅内多发混杂密度影,伴部分病变局灶性18F-FDG代谢升高,不排除恶性病变;右肺中叶少许条索状影,前纵隔密度略升高,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阴性,未予治  相似文献   
6.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单位重要的组成结构之一,对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提示,近端小管严重损伤或多次损伤将导致不可逆的结构破坏和功能丢失,引起间质小管炎症和纤维化、肾小球硬化,以及毛细血管稀疏等慢性化表现。当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后,会发生适应性修复异常,具体机制包括细胞衰老、代谢紊乱和部分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这将导致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在大多数存活的患者中,尤其是在轻度损伤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肾小管的再生和成功的肾修复。在适应性修复中,存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经历去分化和增殖,以恢复功能。然而在严重、重复性损伤或肾脏老化的情况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会出现适应性修复异常的情况,这会导致进行性肾脏纤维化。本文就近年来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后的适应性修复异常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复方蛇龙胶囊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复方蛇龙胶囊中三味组成药材白花蛇舌草、穿山龙、鬼箭羽的靶基因,通过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膜性肾病的靶基因。将复方蛇龙胶囊和膜性肾病的靶基因在Venny 2.1中取交集,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及关键共有靶点筛选,并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获得符合标准有效活性成分5个,复方蛇龙胶囊-膜性肾病交集靶点84个,通过Cytoscape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18个,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及164条信号通路上,主要表现在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Subunit Alpha, HIF-1α)信号通路、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RB1等位基因与广东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关联性。方法:纳入64例广东汉族甲真菌病患者(包括10例红色毛癣菌甲癣患者)以及64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研究对象全血基因DNA进行HLA DRB等位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甲真菌病与HL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甲真菌病患者HLA-DRB1*10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 X2=5.10,P<0.05)。红色毛癣菌感染的甲癣患者组HLA DRB1*12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  X2=4.70,P<0.05)。结论:HLA-DRB1*10等位基因可能是广东汉族人群甲真菌病遗传易感基因,而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红色毛癣菌感染的甲真菌病患者的保护性基因,HLA基因多态性与甲真菌病的发生可能存在遗传免疫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血管肉瘤又名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为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皮肤软组织肿瘤.本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