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某市散装鲜牛乳质量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某市市场上的散装生鲜牛乳进行随机抽样,对乳样品进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结果表明:市售散装生鲜牛乳的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密度等指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微生物严重污染;感官质量较差;掺假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以鲜切卷心菜中分离得到的优势腐败菌之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液体培养18h后,使OD600=0.2,取10mL溶于990mL的生理盐水中,按照料液比1∶10,把处理的鲜切卷心菜组织条悬浮于其中15s进行接种,分别置于4、7、10、15、25、30℃下贮藏,建立Gompertz模型和Belehradek平方根方程,进行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鲜切卷心菜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生长动态。温度对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延滞时间(λ)的影响采用平方根模型描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以鲜切卷心菜在7℃和15℃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实测值进行剩余货架期模型的验证,相对误差分别为-4.090%和12.119%,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0~40℃范围内鲜切卷心菜产品的剩余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血实验、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扩增对屎肠球菌Ef2进行安全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Ef2溶血实验呈阴性,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而对万古霉素等其他大部分抗生素抗菌药物敏感,无毒力基因检出,因此初步判定该菌株是安全的,可用作后续实验。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生物胺氧化酶的诱导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确定诱导培养基的最佳成分为:乳糖50 g/L、腐胺6 g/L、酵母膏8 g/L、MgSO_43 g/L、MnSO_40. 03 g/L、乙酸钠1. 5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 0、接种量0. 5%、培养时间36 h、培养温度32℃。生物胺氧化酶酶活力从诱导前的10. 9 U/mL提升至26. 12 U/mL,酶活力提高了139. 6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培养和诱导条件的优化,可大幅度提升屎肠球菌Ef2产生物胺氧化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保宁醋"中药醋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与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不同醅层间的差异,测定了醋曲发酵过程中不同醅层间的理化、关键微生物数量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中药醋曲的醅温最高55℃,属于中温型大曲;醋曲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回升至稳定状态,其中芽孢杆菌数量在发酵后期持续增加,且曲表微生物数量普遍高于曲心;不同醅层醋曲的理化指标变化趋势相似,其中水分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pH值降低后回升至7左右;生化指标中,不同醅层的曲样液化力与酯化力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发酵结束时曲表样品液化力有所下降,曲表糖化力先增加后减少,发酵结束时为1 017 mg/(g·h),曲心糖化力逐渐降低,最终为107.11 mg/(g·h)。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和水分是影响醋曲微生物数量的重要环境因子,霉菌及酵母菌数、芽孢杆菌数分别与醋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强相关。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作为一种优良益生菌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对胃肠道的耐受性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基本前提。乳酸菌耐酸特性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维持胞内外p H平衡,细胞膜组成变化,蛋白质、DNA损伤修复等;耐胆盐特性主要与自身的胆盐水解酶、表层蛋白有关。对于乳酸菌耐酸耐胆盐机制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本文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对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并具有一定地域特色,深受当地居民喜爱,但在进一步推广中却面临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乳酸菌和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各类传统发酵食品中,并在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解析二者间的互作机制能为传统发酵食品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目前已发现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作机制可分为代谢产物互补、影响细胞生长、群体感应现象3大类。该文综述了乳酸菌与酵母菌混菌发酵两者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作为传统泡菜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菌群,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乳酸菌发酵对泡菜风味品质的影响和风味物质主要检测技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消长规律、乳酸菌的分类鉴定以及优良发酵剂的开发几个方面对传统泡菜中乳酸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泡菜中乳酸菌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SDE和HS-SPME结合GC-MS分析传统四川泡萝卜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两种方法萃取传统四川泡萝卜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7种化合物,包括烃类、酯类、含硫化合物、醛类、醇类、酚类及醚类等。结果表明采用SDE法对高沸点、高分子化合物萃取效果较好,从泡萝卜中萃取了大量的饱和烃类;HS-SPME法对低沸点、低分子化合物的萃取效果较好,特别是对泡萝卜风味作用极大的异硫氰酸酯类、含硫化合物萃取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9.
大曲是我国传统的天然发酵剂,具有复杂的菌系、物系和酶系,对传统食醋的生产以及风味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食醋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曲中的功能微生物菌群、酶系和风味物质也逐渐被揭示。本文对食醋大曲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品质影响因素、品质表征、大曲品质与食醋品质的关系及大曲品质的改善进行综述,以期为食醋大曲的生产研究及品质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佳伟  敖晓琳  赵珂 《食品科学》2019,40(9):341-346
乳酸菌作为发酵工业的常用菌种已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发酵食品,且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乳酸菌功能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乳酸菌生物膜由菌体自身形成,可以有效提高乳酸菌的环境耐受性,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在众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中,金属离子影响效果显著。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金属离子对于乳酸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论述,旨在为阐明金属离子和乳酸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