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例瘢痕疙瘩患者均来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皮肤科门诊,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18~53岁,平均(28.7±8.0)岁;病程1~18年,平均(3.4±3.1)年。34例瘢痕疙瘩患者共计皮损42处,其中前胸13处,肩背部6处,四肢4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右肩背多发结节,肿块半年而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肩背部起数个坚硬的红色皮下结节,有瘙痒感,否认患处发病前有外伤史.当地医院按毛囊炎、皮肤感染外用红霉素软膏,口服头孢拉丁治疗无效,结节逐渐增多并增大成肿块,质地坚硬,部分结节瘢痕样.既往体健,否认有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及手指遇冷变紫、变白等症状.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3.
<正>耳部瘢痕疙瘩在临床比较常见,多由穿耳洞感染或外伤引起,影响患者的面部容貌和心理健康。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不仅要考虑防止疾病的复发还要兼顾耳部的外形,是皮肤外科的难题。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了30例(35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全部采取髓核切除术,术后局部加压联合口服曲尼司特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了1年以上,取得较好疗效。现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报道1例甲母质细胞癌。患者女, 76岁, 左手拇指甲下肿物3年。皮肤科检查:左手拇指甲板增厚, 局部呈黄色及黑色, 远端甲板略弯曲, 甲板下可见明显血管扩张, 甲下及甲板外侧缘可见疣状增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呈团块状向下浸润生长, 团块中央明显角化坏死, 伴较多"鳞状涡"结构及细胞异形, 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HK31、HK85在鳞状涡区域阳性表达, K6/K16在肿瘤基底部阳性表达, HK75在整个肿瘤区域强阳性表达。诊断:甲母质细胞癌。治疗:手术切除联合3次皮肤光动力治疗, 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
疱疹样脓疱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疱疹样脓疱病为少见皮肤病,作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双腋下、腹股沟及腹部脓疱三周余入院。患者04年10月孕8月时于双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起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发出粟粒或绿豆大小脓疱,稍痒。外院以“湿疹”予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病情反复。在2005年1月12日产后4天双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及手术切口周围脓疱大量出现,自觉疼痒,我院门诊诊断为“疱疹样脓疱病”,先后予0·5%新霉素液外用、强的松(每次10 mg,每日3次)等治疗,皮疹反复。为进一步诊治,收入住院。病程中无呕吐、腹泻,睡眠差,饮食和两便正常。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TERC基因扩增和CD105在宫颈尖锐湿疣(candyloma acuminatum,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CA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和CD105的表达?67例宫颈CA中单纯性CA 31例,CA-CIN Ⅰ级19例,CA-CIN Ⅱ级11例,CA-CIN Ⅲ级6例;宫颈癌35例;正常宫颈黏膜24例作为对照?结果:宫颈正常黏膜?宫颈CA和宫颈癌中h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0.0%?25.4%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亦存在明显差异(P < 0.01)?宫颈CA中,hTERC基因扩增率和MVD呈显著正相关(P < 0.05),均随CIN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其中CA-CIN Ⅰ级与CA-CIN Ⅱ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者表达在复发组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 < 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在宫颈CA复发并向高级别CIN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宫颈CA患者检测h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有助于临床筛查高危CA患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8岁,下颏肿物1年余来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皮肤科就诊。皮损无疼痛不适,缓慢增大。患者既往体健,全身其他部位无类似皮损÷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下颏见一蚕豆大小圆形赘生物,有蒂,色暗红。质软,表面光滑,分叶状(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图2):真皮及皮下组织中见境界不清的黏液状沉积物.可见数量不等的梭形、星形等肿瘤细胞和较丰富的小血管腔,稀疏散在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索。阿辛蓝染色阳性(图3):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神经梅毒屡有报道,但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我院于2002~2003年收治两例神经梅毒,入院时都曾误诊,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6岁,表现为一侧肢体乏力,诊为脑梗塞。例2女,39岁,因头痛入院,误诊为低颅压性头痛。后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2006年11月-2007年10月采用1%吡美莫司乳膏(商品名:爱宁达)联合他卡西醇软膏(商品名:萌尔夫)外用治疗儿童面部白癜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90例均为本科门诊确诊的瘢痕疙瘩患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8~70岁,平均38.5岁,病程6个月~30年。其中52例皮损在肩背部,38例在前胸部。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排除标准半年内进行过瘢痕疙瘩的相关治疗者;不能耐受注射疼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