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热带丘陵几种林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选取亚热带丘陵区3种不同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分析有机碳及轻组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SOC)、轻组有机碳含量(LFOC)和LFOC/SOC均随剖面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分别介于1.49~16.80 g kg-1、0.11~2.58 g kg-1和3.2%~20.2%之间,以表层土壤SOC、LFOC的数量最为丰富、质量最高,且各土壤的剖面分布趋势相似。不同母质发育的剖面土壤发生层有机碳储量介于66.66~95.83 t hm-2,以板岩红壤最高,花岗岩红壤最低;而轻组有机碳储量介于6.09~10.37 t hm-2,以板岩红壤最高,紫色土最低。从储量上看,底土层(B、BC、C层)贮存了主要的有机碳和可观的轻组有机碳。此外,亚热带林地表层土壤LFOC/SOC要高于温带林地表层土壤,这反映出气候、地形和当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大量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资料,归纳土壤氮素矿化研究的主要试验方法,并对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培养方法的特点、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详细地介绍,以为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氮素矿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袁红  李菡  张亮  段良霞  黄运湘  王辉 《农学学报》2021,(1):17-21,26
为了解中亚热带主要粮油产区土壤肥力状况,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对研究区主要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特征展开研究.结果 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在紫色土上含量最高,红壤地区则偏低,肥力水平不高.易氧化有机碳(EOC)与SOC变化趋势一致.轻组有机碳(LFOC)、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红菜园土中氮磷钾肥配比对白菜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能保证白菜产量为最高理论产量的60%-75%,同时控制其硝酸盐含量为16002100mg/kg的最佳氮磷钾肥配比分别为150~180,23-65,92~173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壤和河潮土2种土壤的加Cd^2+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Cd^2+(0.00,0.25,0.50,2.50,5.00,10.0,20.0mg/kg)对大豆生长发育及镉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土壤加Cd^2+处理,对大豆株高具有抑制作用,河潮土加Cd^2+处理,大豆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以添加0.25mg/kg时最高,添加Cd^2+≥0.50mg/kg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红壤加Cd^2+处理,对大豆生物产量有抑制作用,但添加0.25mg/kg时可促进籽粒的发育.(2)红壤加Cd^2+处理对大豆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胁迫作用大于添加相同Cd^2+处理的河潮土,红壤添加Cd^2+2.50mg/kg时,大豆株高、生物产量及荚果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河潮土加Cd^2+量则为10.0mg/kg,表明红壤对镉污染的环境容量比河潮土低.(3)大豆幼苗期根部Cd^2+含量高于地上部,而Cd^2+积累量则受生物产量的影响.在Cd^2+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河潮土大豆地上部生物产量高于红壤,地上部Cd^2+积累量及转运率也高于红壤,河潮土Cd^2+的转运率为50.3%~80.4%,红壤则为45.5%~66.0%.大豆吸收转运到地上部的Cd^2+主要分布在茎和叶中,荚壳和籽粒中相对较少,大豆地上部各器官中Cd^2+含量的高低依次为茎、叶、荚壳、籽粒.  相似文献   
6.
铅、镉胁迫对黄瓜幼苗内源水杨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瓜幼苗内源游离水杨酸含量,研究铅、锅胁迫下黄瓜幼苗内源游离水杨酸的动态水平。结果表明:HPLC法采用290nm波长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适宜微量样品中水杨酸的检测。铅、锅胁迫下随着质量浓度增加黄瓜幼苗内源水杨酸含量逐渐增加,其POD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冲积性菜园土无机氮形态及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N平均含量为1.25g/kg,变化范围为0.65~1.67g/kg,变异系数为15.54%;固定态铵平均含量为295mg/kg,占土壤全氮含量的23.2%,NO3--N和NH4+-N平均含量分别为46.00、1.91mg/kg.土壤全N、铵态氮、固定态铵含量在0~80cm土层中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的剖面分布表现有淋洗下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天然植物营养素(水溶有机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稻米品质和降镉效应的影响,通过镉超标土壤盆栽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天然植物营养素对水稻株高及分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水稻对氮、钾的吸收和稻谷产量,稻草氮、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2%~5.4%和15.4%~26.4%,稻谷产量提高5.7%;显著提高稻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提高6.1%~10.9%,赖氨酸含量提高50.0%~63.6%;增加稻根镉含量,阻止镉向地上部转移,茎叶镉含量较对照降低3.7%~9.6%;稻米镉含量0.07 m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 mg/kg)。叶面喷施浓度以1∶900倍稀释液为宜。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弄清湖南省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的形态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运用张氏法和蒋氏法两个分级体系对湖南省临澧、醴陵、湘乡3县(市)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形态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风化程度较高的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黄泥田,土壤无机磷以O-P和Fe-P为主,占无机磷总量的78.7%;而风化程度较低的紫泥田和河沙泥田,土壤无机磷以Ca-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47.0%和45.9%,Fe-P和O-P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致与Ca-P的含量相当,但无机磷的总量较红黄泥田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e-P,Ca2-P和Al-P与有效磷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蒋氏法不仅适用于北方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区分,同样适用于南方大面积分布的中、酸性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
长期秸秆还田和地下水位对土壤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2个地下水位(高水位-20 cm和低水位-80 cm)下3种施肥方式(高量秸秆还田HS、常量秸秆还田MS、化肥CF)对水稻土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位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HS和MS处理分别较CF处理提高21.8%、59.9%和9.8%、49.2%。低水位条件下,HS处理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高于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11.2%和31.6%; MS处理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低于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下降8.8%和14.3%。2012年,在保证原定位试验有足够重复的前提下,变更高水位条件下的部分试验处理。当HS处理变更为CF处理5 a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较变更前下降2.5%和5.7%;CF处理变更为MS处理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较变更前增加16.5%和58.9%。相同施肥处理,高水位土壤总镉含量高于低水位土壤。在MS处理下,高水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也高于低水位土壤,而在HS和CF处理下,低水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高于高水位土壤。土壤镉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镉与土壤有机质、络合态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态镉与土壤pH、游离氧化铁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施肥方式和地下水位是通过改变土壤的基本性质影响土壤镉的积累及其有效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