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牛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前期生长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探讨了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前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 :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 ,卵泡颗粒细胞层数达 5~ 6层时 ,开始出现不连续卵泡腔 ;其层数在 8层以上则以连续腔为主 (占 94 .74 % ) ,连续腔出现最多的层数为 8~ 16层 (占 84 .2 1% )。次级卵泡在颗粒细胞层数达到 3~ 4层时 ,已形成完整的透明带 ,颗粒细胞层数达到 5层时 ,透明带增厚。随着颗粒细胞层数的增多 ,卵泡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均增大。次级卵泡卵母细胞直径的增长和卵泡直径增长速度基本接近 ;而进入有腔卵泡阶段 ,卵母细胞直径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其卵泡直径的增长缓慢。次级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在 2~ 5层 ;颗粒细胞层数达 5层之后进入三级卵泡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芪是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的干燥根,是中兽医中常用的扶正药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和生肌等功效。黄芪中含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均有促进抗体生成和免疫反应的作用,其中以对黄芪多糖的研究报道为多。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别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属于常见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出现生殖障碍、早产、死胎和仔猪呼吸异常等.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药物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等方面介绍其诊治过程,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总结防治体会,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mTCM-199添加抗生素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0.1μg/mL小檗碱(berberine,BR)和0.5μg/mL川芎嗪(ligustrazine,Lig)为试验组,比较各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一氧化氮(NO)生成量和卵母细胞的成熟效果,从而探讨中药单体成分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N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成熟前22 hNO生成量,对照组与Lig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BR组差异显著(P<0.05),Lig组与BR组差异显著(P<0.05);体外成熟后22 h NO生成量,对照、Lig及BR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Lig组的NO生成量少于BR组和对照组;体外成熟培养0~44 h不同组别NO生成量整体呈下降趋势,Lig组与BR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NO生成量随体外培养时间增加呈递减趋势,中药单体成分BR和Lig对卵母细胞成熟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浓度NO代谢量可能对卵母细胞成熟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南方主栽品种"井岗701"二倍体芦笋的露白种子和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及浸泡时的转速对芦笋四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并对四倍体和二倍体芦笋的部分抗性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0.2%的秋水仙素浸泡露白种子6h效果最好,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但浸泡时的不同转速对四倍体诱导影响差异不显著;而用0.3%的秋水仙素连续滴苗4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8%;浸泡露白种子法比滴苗法诱导效果好;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更加粗壮,在抗热性和抗旱性方面也明显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如何获得更多具有活力的可操作的桑椹胚、囊胚一直是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热点。近二十年来,虽经采用改进培养液成分、改善培养条件、建立体细胞与胚胎共培养体系和添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手段,胚胎质量有所提高,但体外受精卵的囊胚发育率仍远低于体内受精,与体内受精囊胚相比,体外受精囊胚的细胞总数和内细胞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胚胎移植妊娠率和产仔率较低,这些问题均严重影响了胚胎工厂化生产和胚胎产业化的发展,以及育种工作的进程。因此,探索开辟胚胎体外培养生长发育的新途径,提高其发育率和移植妊娠率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国内外有关中草药有效成分对体外胚胎发育作用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ICR小鼠2-细胞胚胎为试验材料,将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Baicalin,Bai)、川芎嗪(Ligustrazine,Lig)和小檗碱(Berberine,BR)添加于mCZB基础液中,并以添加双抗的mCZB基础液为试验对照组,比较其对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120 h的胚胎孵化率,Bai组(80.6%)、Lig组(78.3%)及BR组(75.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1.8%)(P<0.01)。孵化胚胎细胞计数,BR组、Lig组和Bai组(分别为87.2±8.6、83.9±7.7和81.9±6.2),与对照组(77.4±5.6)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3种中药有效成分均能显著促进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及胚胎细胞增殖。为进一步探讨Bai、Lig、BR对胚胎体外培养发育的效果和验证其胚胎质量,将不同组别培养至桑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两种程序常规冷冻,解冻后继续培养,观察其冷冻效果,并将各组解冻后发育至囊胚期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冷冻解冻桑椹胚体外培养8~14 h囊胚发育率,程序一中Bai组(65.8%)和Lig组(81.1%)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高于对照组(48.6%)和BR组(46.7%);程序二中Bai组(80.6%)、Lig组(78.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5.2%)和BR组(47.6%)(P<0.01)。冷冻解冻囊胚体外培养6~8 h囊胚发育率,程序一中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程序二中,中药有效成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冷冻程序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妊娠率和产仔率,Bai组(56.3%,63.3%)、Lig组(52.6%,67.3%)和BR组(55.0%,60.5%)均高于对照组(46.2%,52.8%)。说明3种中药有效成分对于提高小鼠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冷冻解冻后移植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给浙江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一专利证书,批准他于1年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蟾蜍壳采集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证书上写着专利号ZL01210442.6,至此,在我国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壳领域中诞生了首个专利,填补了空白。 蒋张林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蟾蜍壳采集器,  相似文献   
8.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植物重要的防卫蛋白之一,了解PGI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对其进行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法,从1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集群DNA中克隆了7个苜蓿PGIP基因的部分基因组编码序列,分别对应于蒺藜苜蓿(M. truncatula)7个不同的PGIP基因,并命名为MsPGIP5、MsPGIP6、MsPGIP7、MsPGIP8、MsPGIP9、MsPGIP10和MsPGIP11。其中,MsPGIP5、MsPGIP6、MsPGIP8、MsPGIP9和MsPGIP1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0、74、34、423和21 bp,差异较大。对MsPGIP5、MsPGIP6、MsPGIP8和MsPGIP11进行荧光标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F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其等位基因数目与PCR片段长度的比值分别为20、56、22和19 bp,变化趋势与这4个基因SNP位点间的平均距离基本一致。比较而言,在发现的7个苜蓿PGIP基因中,MsPGIP9序列高度保守,MsPGIP5和MsPGIP11的变异较大,而MsPGIP6与MsPGIP8的变异中等。  相似文献   
9.
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AKP酶(碱性磷酸酶)和G-6-P酶(葡萄糖-6-磷酸酶)在牛各生长发育时期卵泡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数量与AKP酶和G-6-P酶活性反应阳性之关系极为显著,其中有腔卵泡的酶活性反应显示之数量多于腔前卵泡;但G-6-P酶活性反应之阴性卵泡显著多于阳性卵泡.AKP酶活性强于G-6-P酶.腔前卵泡酶活性位置显示之主要在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而有腔卵泡酶活性位置则主要在内膜细胞上.  相似文献   
10.
二种分离液对牛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2种无血清分离液,采用机械方法分离牛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7d,观察其体外培养效果结果表明,M199Hepes组腔前卵泡卵母细胞发育率为63.4%,PBS组为30.3%,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第7d 卵泡平均增长直径以M199H_组好于PBS组,分别为(28. 7± 21. 2)μ和(21. 6± 8. 0)μm,次级卵泡(Sc)增长速率大于初级卵泡(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