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玉米受到UV-B辐射后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辐射响应的情况,以玉米杂交种垦玉7号为材料,分析了短暂UV-B辐射后玉米叶片和根系中POD、SOD和MDA等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酶在叶片和根系中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除根系POD活性显著降低外,辐射诱导的根系和叶片保护性酶变化幅度均差异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根系中3个保护性酶变化幅度最大时间点均比叶片早,提前12~36h。由此可见,UV-B辐射对玉米幼苗的叶片和根系中POD、SOD和MDA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下部根系保护性酶对短暂UV-B辐射更敏感,尤其是POD酶。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中的两个I型DGAT基因ZmDGAT1.1和ZmDGAT1.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玉米DGAT1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属于膜结合的酰基转移酶类MBOAT家族,均含有多个跨膜结构域以及保守的底物结合和催化功能区。两个玉米DGAT1基因的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分析显示,两者在胚乳发育期表现出高水平表达;在种子发育期表达模式完全不同,ZmDGAT1.2在种子发育既油脂合成的早期表达水平较高,ZmDGAT1.1在种子发育和油脂合成的后期表达水平更高。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q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两个DGAT1基因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模式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其在参与逆境胁迫响应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寒地不同玉米(Zea maysL.)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特性.[方法]以14份寒地玉米品种为试材,在萌芽期及幼苗期对耐低温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低温下(5 ~ 15℃),随着温度降低参试品种的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各玉米品种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其中,泽玉16、绥玉19的变化最明显;各玉米品种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其中,久龙2、南北4、泽玉16、绥玉19的变化最明显;南北4、哲单37、海玉5的相对生长速率最高.[结论]南北4、海玉5、哲单37为苗期耐低温型玉米品种;垦玉7、绥玉19、唐玉15、绥玉1、德美亚1、久龙2、蠡玉18为苗期中间型玉米品种;甘玉1、克单8、泽玉16、吉单522为苗期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膜下滴灌玉米种植模式在松嫩平原西部大面积推广,研究该模式下不同叶龄追施不同氮肥量对玉米的干物质积累、 氮肥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建立该种植模式玉米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底施N 60 kg/hm2、 P2O5 90 kg/hm2和K2O 120 kg/hm2的条件下,设置4个追施尿素态氮肥水平处理: 0(N0)、 40(N40)、 90(N90)和140(N140)kg/hm2,于叶龄指数为30%、 45%、 60%和75%时,随滴灌进行追施,以不追肥为对照(CK)。测定了不同处理玉米叶片光合效率、 干物质积累和运转以及产量,计算了氮肥的利用率。【结果】随着玉米生育进程,在一定施肥范围内(0~150 kg/hm2),玉米产量、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植株氮素积累、 氮肥利用率、 氮肥农学效率及氮收获指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超过一定数量时(200 kg/hm2),各指标增加不明显,甚至下降。在叶龄指数为45%时追施90 kg/hm2氮肥处理,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分别为6.92和2.69 mg/g,籽粒产量为11957.89 kg/hm2,干物质积累量、 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423.76 g/plant、 14451.50 kg/hm2和85.86%;氮肥利用率、 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为69.10%和38.38 k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在松嫩平原西部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在玉米叶龄指数为45%时追施90 kg/hm2氮肥,可显著提高光合利用率,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的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并增加产量,提高玉米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指导盐碱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两种基因型玉米德美亚1号(耐盐碱型)和长丰1号(盐碱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4个时期对玉米进行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碱性盐(NaHCO3和Na2CO3)胁迫处理,于成熟期采样分别测定子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玉米品种拔节期进行NaCl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并且,不同生育期进行的盐碱胁迫处理使得子粒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苗期进行NaHCO3处理的可溶糖含量达到最大值;抽雄期进行Na2CO3处理的总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不同盐碱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玉米子粒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农药作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源头上的重要保障.文中就如何加强农药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aCl和NaHCO3胁迫对2个基因型玉米(Zea mays L.)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探讨不同耐性玉米品种对不同盐碱胁迫时间下的耐性机制。[方法]以耐盐碱程度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5个浓度梯度(0、25、50、75、100 mmol/L)的NaCl和NaHCO3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分别于胁迫12、24、36、48 h后采样,测定玉米幼苗期不同胁迫时间下部分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玉米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是根系的变化幅度普遍高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36 h盐胁迫下达到最大值;玉米幼苗和根系中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胁迫48 h后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作物耐盐碱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2种不同种植形式(传统小垄、大垄双行)和不同播种方式(一穴单株和一穴双株)及4种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Zea may L.)光合特性、子粒干重及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比传统小垄更能创建有利的群体结构,改善植株间的竞争关系,提高子粒灌浆速率.一穴双株在低密度下表现较好.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子粒干重及灌浆速率的影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种植方式和密度间的互作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合理的种植方式可以改善群体结构,合理分配光资源.其中,低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C表现较好,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E的光合能力保持较高水平,对提高子粒的干重和灌浆速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莹  王敬元  段新宇  谷英楠  张毓 《蔬菜》2023,(10):48-52
为实现蔬菜产业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为例,总结了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分析元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种植成本明显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型农业人才缺乏等,并提出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健全蔬菜市场机制、提升蔬菜品牌效益、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提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肥密组合对寒地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栽培方式下玉米高产措施,以郑单958为材料,选取氮肥、磷肥、钾肥和密度四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每个试验因素设计5个水平,按照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料和密度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各单因子对籽粒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变化,影响顺序为施氮密度施钾施磷,且单位水平施入量引起边际产量的减少量为施磷密度施钾施氮;氮肥与磷肥之间的配合对产量的增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要获得≥12231.97 kg·hm~(-2)的产量,氮肥、磷肥、钾肥及种植密度的最优组合取值范围为:氮肥246.24~279.59 kg·hm~(-2),磷肥133.77~151.52 kg·hm~(-2),钾肥82.85~97.16 kg·hm~(-2),种植密度79 676~85 324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