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红岩  周芳  周祥 《海南医学》2023,(21):3049-3055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脑血疏口服液与缺血性卒中的共同靶点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注释与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分析预测关键的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互作。结果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中获得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活性成分29个,作用靶点67个,其中关键活性成分包括山柰酚、β-胡萝卜苷、胡萝卜苷等;PPI网络分析获得AKT1、PTGS2、EGFR、SRC等关键靶点,其中山柰酚与以上四个关键靶点均有较高的亲和力;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可能主要涉及激酶活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应答、免疫系统过程等多种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以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PI3K-Akt信号通路等165个通路。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和功能的复杂网络调控炎症反应、血管损伤、神经元损伤或凋亡及脑损伤等防治缺血性卒中,为其后续深入药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胰腺移植术后外周血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基因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实验动物为杂种长白猪,分为3组(n=8):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的同时应用环孢A 骁悉 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采集受者锁骨下静脉血,抽提总RNA,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检测受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与血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体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移植组比较,免疫抑制剂组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索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③胰腺移植术后静脉血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变化比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改变早2~d.结论 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的变化,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听泡-迷路径路改良建立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ABI)豚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例听力正常的雄性健康成年白化豚鼠行改良后经听泡-迷路径路ABI手术,术中暴露脑干处耳蜗背侧核(dorsal cochlear nucleus,DCN)后植入豚鼠专用ABI电极阵列,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voke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 ABR),并与术中耳蜗内e ABR记录波形进行比较。留置ABI电极后,于术后48 h、7 d、30 d、180 d行安乐死前记录DCN处e ABR波形;取出含电极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胶质、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定量PCR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的表达。结果·术中所有动物均成功引出DCN处e ABR,术后死亡时间集中在电极植入后36~48 h。DCN处e ABR波形形态与耳蜗处e ABR相似,DCN处e A...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三七药酒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建立三七药酒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使用Acchrom Unitary 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 min,20%A;20~45 min,20% A→46% A;45~55min,46% A→55% A;50~60 min,55% A;60~61 min,55% A→90% A;61~70 min,90% A),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用外标法测定了21个批次的三七药酒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分别在3.446~344.6μg·mL–1(r=1.000 0),6.078~303.9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RSD=1.4%,n=6),95.4%(RSD=2.9%,n=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三七药酒中三七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腮腺和肿瘤靶区体积退缩与受照剂量的相关性,以便确定再次计划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3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颈部淋巴结直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淋巴结阴性组(A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B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C组)。初始定位CT命名为CT0,每位患者在同一体位下每周重新扫描一次CT,即患者第5、10、15、20、25和32次治疗前行日常验证扫描图像获得CT1、CT2、CT3、CT4、CT5、CT6结果 CT0显示3组腮腺初始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在CT4以后腮腺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2.46,P<0.05);C组CT2以后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3.25,P<0.05)。各组内分次体积与初始体积CT0相比,A组、B组在CT3以后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11,P<0.05);C组在CT2以后就有差异(t=2.37~5.20,P<0.05);C组CT4与CT2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3.34,P<0.05)。结论 出于保护腮腺的考虑,淋巴结较大的患者有必要提前修改计划,建议在第10次放疗重新计划,可能在第20次放疗需要再次计划;淋巴结阴性或者很小的患者建议在第15次修改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烟雾病(MMD)患者的临床和脑血管造影(DSA)特点.方法 将45例烟雾病患者分少年组(14例,年龄≤15岁)和成年组(31例,年龄>15岁),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脑血管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双侧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伴有双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狭窄并不伞闭塞或者闭塞的23例,单侧大脑前...  相似文献   
7.
宗小娟  王海昌  周祥  程康 《医学争鸣》2006,27(8):726-729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猪的骨髓EPCs,不同浓度ox-LDL(B组5 mg/L,C组10 mg/L,D组20 mg/L)作用于EPCs,MTT法检测ox-LDL对EPCs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ox-LDL对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的变化,观察ox-LDL对细胞及其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x-LDL抑制EPCs增殖(B组0.189±0.007,C组0.112±0.008,D组0.070±0.008)(n=8),促进EPCs的凋亡(B组18.35±0.08,C组24.22±0.07,D组40.37±0.13) (n=6),损伤细胞的分泌功能,作用随ox-LDL浓度增大而增强(P《0.001). 结论: Ox-LDL抑制EPCs的增殖,损伤细胞分泌功能,促进细胞凋亡,与临床上观察到的冠心患者EPCs数量减少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以1994年4月至2005年8月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759例胃癌患者为对象,对其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计算3年和5年生存率,用Logrank单因素比较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随访时间为4~131个月,平均(62.3±6.7)个月。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腔种植、术中输血、根治范围及清扫方法均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部位、直径、浸润深度、术中输血、淋巴结清扫范围、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肝转移、腹腔种植及TNM分期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有肿瘤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腹腔种植、肝转移、病理分期,根治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技术及术中输血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惠红岩  周祥  陈明  邓智建 《中国药事》2017,31(7):819-823
目的:探讨丙戊酸类药物致急性严重肝损伤的特点、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关键词以"丙戊酸"分别搭配"肝损害"肝损伤" "肝炎"肝毒性",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就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日剂量、是否合并肝脏相关疾病、发生ADR时的用药时间、血药浓度、肝酶变化、临床表现与转归等情况。结果:共检索到丙戊酸类药物致严重肝损害的病例报告13篇,共15例。1)女性(占66.67%)患者占比较高;2)儿童(占40%)及老年人(占26.67%)是丙戊酸肝损伤的高危人群;3)丙戊酸初次用药后的前两个月是发生肝损伤的高危期;4)临床转归与肝损伤始发表现中的转氨酶水平高低无必然联系;5)肝脏相关疾病史不是丙戊酸钠导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但肝脏疾病史与临床转归是否有必然联系尚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6)肝损伤的发生与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过高无必然联系;7)多见皮肤/眼睑黄染、恶心/食欲不振等,也可见腹泻、水肿、发热、皮疹,偶见头晕头痛、皮肤红斑。结论:丙戊酸类药物可致急性肝损伤,严重时可致死。临床用药前应慎重选择用药人群,对患者既往肝脏疾病史、儿童、老人要慎重选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加强患者及家属用药教育,一旦发生疑似肝损伤症状,要及时就医,尽可能避免出现致死性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图像分割技术对肺癌放疗计划制定的影响。方法对12例无转移的肺癌患者行PET/CT扫描。采用自主编写的基于PCNN模型的自动分割程序对PET靶区进行分割处理,再分别以CT图像、PET/CT图像为依据采用目测法手动勾画肿瘤靶区,以相同参数制定调强放疗计划,对比分析靶区体积和剂量分布。结果 PET自动分割靶区与PET手动勾画靶区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割方法准确可靠;与CT手动勾画靶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后者,PET/CT图像较CT能更准确的区分肿瘤与肺不张。与基于CT的放疗计划相比,PET计划正常肺组织V20、V30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心脏和食管的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图像分割技术提高了肿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依据分割靶区制订的放疗计划能降低正常组织受照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