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生物科学   3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研究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根据对华东稻麦轮作周期的N2 O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连续观测结果 ,分析了N2 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施肥、灌溉、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速效N素含量对N2 O排放的影响 ,同时还比较分析了稻田N2 O和CH4排放 .研究结果表明 ,稻麦轮作周期内 ,水稻生长季的N2 O排放量仅占 30 % ,稻田持续淹水可比常规灌溉增加CH4排放量 2 6% ,减少N2 O排放量 1 1~ 2 6% .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的旱地土壤气体CO2浓度廓线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田间实验.在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具有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的稻麦轮作农田,对FACE和对照麦田以及裸土0~30cm土层的土壤气体CO2浓度廓线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满足进行旱地农田土壤气体CO2浓度廓线研究的要求;在0~30cm土层中,上层土壤气体中的CO2向上垂直扩散要比下层土壤快;在作物旺盛生长期,大气CO2浓度升高200±40μmol·mol-1使0~30cm土层的土壤气体CO2浓度显著提高14%±5%(t检验P<0.001).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华东稻麦轮作周期的N2O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连续观测结果,分析了N2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施肥、灌溉、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速效N素含量对N2O排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稻田N2O和CH4排放.研究结果表明,稻麦轮作周期内,水稻生长季的N2O排放量仅占30%,稻田持续淹水可比常规灌溉增加CH4排放量26%,减少N2O排放量11~26%.  相似文献   
4.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研究——模型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稳  黄耀  郑循华  于永强 《生态学报》2006,26(5):1359-1366
模型方法对区域稻田甲烷排放估计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模型参数在区域范围内的误差,这种误差导致的估计不确定性由模型灵敏度决定.采用一种动力学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甲烷模型CH4MOD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水管理方式的灵敏度最高,灵敏度指数为O.64,其次为稻田土壤的砂粒含量参数,灵敏度指数0.50,灵敏度最低的参数是水稻移栽期地上生物量.以模型灵敏度指数为基础,建立了模型估计值不确定性与模型参数区域化误差间的数量关系,利用这一量化关系得出我国2000年稻田甲烷排放的不确定性范围为3.09~10.61Tg.此外,模型灵敏度参数的大小也反映了模型要素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大小,因而分析的结果对于采取合理措施减少稻田甲烷排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准确估算植被的呼吸作用对于客观评价植被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作物生长、植株氮含量和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综合影响,研究以盆栽为主并与大田试验相结合,基于逐步收割法和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技术,于2 0 0 2年和2 0 0 3年冬小麦和水稻生长季原位测定了作物地上部分CO2 排放速率,并同时测定了作物生物量、氮含量和环境温度。试验处理分为常规管理、不同氮肥水平、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稻麦作物暗呼吸系数(Rd)不是常数,而是正比于植株氮(N )含量,两者的关系可用方程Rd=4 .74 N - 1.4 5 (R2 =0 .85 ,n=12 2 ,p<0 .0 0 1)来定量表述。用方程RD=(4.74 N - 1.4 5 )×Q( T- 2 5) /1 01 0 ×W模拟的作物暗呼吸量(RD)与大田测定结果一致。用国际上著名的作物模拟模型估算的稻麦作物维持性呼吸与用此方程模拟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而采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TEN)估算的结果则远高于本项研究,TEM用于估算农业植被的呼吸作用可能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5年6月—2006年6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成都平原水稻 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 研究了该系统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水热状况、氮肥施用、作物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8.3±2.8)kg·hm-2·a-1, 水稻季、油菜季和休闲期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65%和5%. 水稻季N2O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排灌交替期最大, 持续淹水期和排水晒田期相当;氮肥施用是N2O排放高峰出现的主要驱动力;土壤表层含水量偏低是旱季出现土壤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 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施用氮肥和作物参与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N2O排放, 土壤水分是影响N2O排放的关键因子, 避免水稻季土壤频繁干湿交替或控制旱季土壤水分(表层土壤含水孔隙率介于50%~70%)可有效抑制N2O排放.  相似文献   
7.
 于1999年生长季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主要类型草原土壤中CH4和CO2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H4浓度沿土壤剖面逐渐降低,而且不同土壤深度之间差异显著,而CO2浓度呈现出沿土壤剖面增加的趋势。草甸草原、羊草(Leymus chinesis )草原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土壤中CH4的浓度差异显著,季节变化明显,但是三类草原土壤中CO2浓度变化不大。测定结果还表明:一定时间尺度上,放牧对草原土壤中CH4和CO2的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冬小麦田NO排放观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采用基于箱法的自动观测技术对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整个小麦生育期进行了NO排放全天候连续观测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华东麦田NO排放的季节变化和变化特征以及温度、土壤湿度、施肥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华东冬小麦田的NO排放很明显地表现为”春高、秋低、冬无“的季节变化趋势,温度是决定其季节变化基本形式的首要因素,尽管施氮肥可以增加当季NO排放5-7倍,但却能不改变NO排放的季节变化格局,在植物生长活动较弱的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三江平原八五三农场二分场为例,探讨了小尺度农业生态区划的方法。作者根据该分场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特点,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土壤类型、土地潜在旱涝类型、白浆层厚度和地貌类型4个因子作为该分场衣业生态区划的指标因子,并根据筛选结果,确定了这4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顺序。将4个指标因子的专题图重迭,划分出区划的基本类型单元。根据第1重要的指标因子,将基本类型单元组合成农业生态地段。根据第2重要的指标因子,将地段划分成农业生态地块。根据第3和第4重要因子,进一步将地块划分成农业生态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农田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试验中的NO和NO2 地 气交换观测方法 ,即静态暗箱采样—NO和NO2 化学发光分析法 ,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此观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并可获得可靠的NO和NO2 净交换通量观测结果 .在稻麦轮作农田的旱地阶段 ,无论FACE还是对照处理 ,NO主要表现为地面净排放 ,NO2 主要表现为地面净吸收 .逐日的NO净排放不依赖于土壤温度 ,但却与土壤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 (R2 =0 .82 ,P <0 .0 0 1) .NO2 净吸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逐日的净吸收通量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可分别用抛物线方程拟合 (温度 :R2 =0 .74 ,P <0 .0 0 1;含水量 :R2 =0 .6 9,P <0 .0 0 1) .大气CO2 浓度升高 2 0 0± 4 0 μmol·mol-1使NO净排放减弱 19% (t 检验P =0 .0 96 ) ,NO2 净吸收减弱 10 % (t 检验P =0 .2 6 ) ,这主要是植物生长受到促进的缘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