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生物科学   3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羧酸盐对鸭肝脂肪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羧酸盐对鸭肝脂肪酸合成酶的抑制规律,抑制动力学以及对几个含羧基的巯基试剂修饰该酶的保护动力学,并计算了相应的在酶上结合的平衡常数。提出羧酸盐结合于该酶缩合中心区域一个可结合羧基负离子的部位,该部位也是丙二酰基的结合部位,它可使携带了丙二酰基的活臂向缩合中心定向运动,并为缩合活性所必需。  相似文献   
2.
拉萨郊区藏族跖纹主线走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用茚三酮-味精法采集跖纹,体视显微镜下追踪跖纹主线走向,分析了250(男女各125人)拉萨效区藏族健康人的跖纹样本。结果显示:A线主要走向1区,其次是7区;B线亦多止于1区和7区;C线主要止于和9区;D线止于1区 频率最高;E线主要走向13区;P三叉缺失较多。Pz^d线止共位置较高(13区和11区),而P^f线止区较低(7区)。在民族和人种间进行了比较,提示藏族践纹主线走向有自己的特点,又呈现  相似文献   
3.
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芜湖地区382例(男220人;女162人)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O型130人,A型113人,B型101人,AB型38人。分析比较了指纹类型、指纹组合格局、指嵴纹计数、掌嵴纹计数、atd角,掌部真实花纹,掌褶纹和拇趾球纹等项参数,结果表明,ABO各血型的皮纹参数间有若干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多倍性是植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已为广大生物学者所熟知。然而多倍性在动物中则非常少见,这里举一些动物多倍体的事例,供大家参考。昆虫中的多倍体昆虫中多倍性现象十分罕见,而又总是与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5.
茄子雄性不育系花蕾内源激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2对茄子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花蕾中IAA、GA3、ABA及ZR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AA、GA3、ABA含量变化表现为不育系高于保持系,ZR含量变化则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在2个不育系间及2个保持系间各激素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温度条件对马免疫血浆外观和效价的稳定性影响,为马免疫血浆的采集、分离、贮存、运输及抗毒素生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破伤风类毒素及肉毒A、B、E、F型类毒素制备的马免疫血浆,分别放置于2~8℃、20℃、37℃3种温度下,并分别于0、1、3、6、12个月取样,依据《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效价检测。结果破伤风及肉毒A、B、E、F型马免疫血浆在2~8℃条件下,放置12个月稳定性良好,外观及效价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要求。20℃与37℃下放置的马免疫血浆随着时间的延长,外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浑浊,效价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低效价组比中、高效价组的效价下降明显,且温度越高效价降低幅度越大。结论马免疫血浆在2~8℃条件下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8.
花梨木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花梨木(Dalbergia odofifera T. Chen)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有效消毒方法进行研究。外植体消毒主要以2年生以上实生苗的茎段为材料,开展了茎段外植体次氯酸钠(5%,10%,15%)和升汞(0.05%,0.1%,0.2%)3个浓度水平的消毒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植体消毒的时间试验,次氯酸钠消毒时间为10 min、20 min、30 min,升汞消毒时间为5 min、10 min、15 min。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采用10%浓度的次氯酸钠消毒效果较好,最佳消毒方式75%的酒精浸泡2 min,10%次氯酸钠消毒20 min,该方法污染率最低、存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阐明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8-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和病毒基因特征。对2018-2019年中国流腮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2018-2019年中国流腮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65/10万和21.48/10万,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是我国流腮的高发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5.30%和82.56%。流腮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份均有流腮病例报告,西部和中部地区发病率高于东部地区。2018-2019年共获得160条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SH基因序列,其中150条(93.75%)序列鉴定为F基因型MuV,在我国11个省份检测到;10条(6.25%)序列为G基因型MuV,2019年在广东、湖北和新疆3个省份检测到。和我国既往流行MuV代表株相比,2018-2019年流行的F基因型MuV代表株序列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相对集中。现阶段我国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未发生明显改变,仍呈现病毒自然流行模式;F基因型作为优势流行基因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流行,但毒株的遗传多态性有所降低,这可能和我国实施1剂次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策略有关。G基因型MuV主要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但流行范围在逐渐扩大。建议进一步加强两剂次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降低我国腮腺炎易感人群。同时持续性开展MuV流行学和病毒学监测工作,为鉴别病毒的来源,确定病毒传播途径和评估腮腺炎疫苗免疫策略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溴敌隆加增效剂防治林区鼢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在陕西北部林区对防鼠药物进行筛选和防治试验。结果筛选溴敌隆作为首选药物进行推广使用,成本低,致死率高,结果表明:加增效剂水杨酸钠后能增强毒饵作用,提高致死率,促使内出血,减少使用浓度,节约饵料和药剂,降低成本,饵料以小麦最好;投饵量每洞10g;插洞法适合林区防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