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2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解析出芽短梗霉CCTCC M2012223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分析其代谢产物聚苹果酸、黑色素、普鲁兰多糖合成相关基因,为深入研究遗传多样性和代谢工程改造提供序列背景信息。【方法】使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出芽短梗霉CCTCC M2012223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序列拼接,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COG/GO聚类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等。下载其他5株出芽短梗霉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6株菌的种内同源基因、全基因组进化以及代谢产物合成相关基因。【结果】出芽短梗霉CCTCC M2012223基因组序列全长30756831 bp,GC含量47.49%,编码9452个基因。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出芽短梗霉CCTCC M2012223的基因组组装长度最长,6株菌的同源基因数达到7092个,普鲁兰多糖和聚苹果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蛋白序列有很高的保守性。出芽短梗霉CCTCC M2012223和Aureobasidium pullulans var.melanogenum亲缘关系最近,而这2株菌的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蛋白序列有一些插入和突变。【结论】本研究解析了出芽短梗霉CCTCC M2012223的基因组序列信息,获得黑色素、普鲁兰多糖和聚苹果酸合成相关基因,为后续的代谢机制解析和改造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C/EBPβ是转录因子C/EBPs(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家族的重要成员,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和二聚化功能域。它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发生与凋亡、机体炎症反应等重要生命活动;其功能受到蛋白酶降解、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本综述有关C/EBPβ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藜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盐响应生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晓荣  姚世响  陈莎莎  兰海燕 《生态学报》2015,35(24):8139-8147
种子异型性是植物适应异质生境的重要策略,异型性对后代植株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以具有种子异型性的荒漠植物藜为材料,测定了异型种子后代植株在不同浓度(0,50,300 mmol/L)Na Cl胁迫下的表型及与耐盐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探讨了异型种子后代植株之间对盐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结果显示,褐色种子后代植株在各浓度盐胁迫下的表型(株高、分枝数)均优于黑色种子。对其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褐色种子植株除电导率显著低于黑色种子植株外,氧化损伤指标(氧自由基、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SOD、CAT、POX)活性、抗氧化剂(Car、As A)含量、渗调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含量等在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暗示,藜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的早期生长表型在盐胁迫下所产生的差异可能是由种子胚的大小及萌发快慢差异所导致,而这种差异并未引起盐胁迫下两种植株抗氧化系统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疟疾核酸疫苗生产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疟疾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寻找合适的疫苗一直是该病控制的重要方向。在疟疾核酸疫苗方面作了系列尝试,取得较好研究结果,并最终构建了以胸腺嘧啶合成酶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具有大肠杆菌平衡致死特征的新一代疟疾核酸疫苗pThyAAWTE。对影响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所优化程序可使工程菌发酵密度达OD60060以上;此外,还对质粒初步纯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悬浮液体积(ml):菌体湿重(g)在2:1以上,对质粒的得率没有明显影响;碱裂解时间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质粒的质量;合适的悬浮液体积/裂解液/中和液比能明显提高质粒产量;用优化程序所提取的质粒其产量与试剂盒提取的量相当。为pThyAAWTE的大规模纯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曾文涓  石美龙  李晓荣 《蛇志》2011,23(3):316-317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是II缶床常见危重症,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我院急诊科于2001年1月~2011年1月对2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院前急救,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佐剂的SARS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粘膜系统侵人细胞,因此有效的粘膜免疫效应对于SARS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SARS冠状病毒免疫保护相关的核衣壳蛋白和辐条蛋白与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融合,并克隆至真核基因表达载体,所构建的DNA候选疫苗在细胞内可表达霍乱毒素B亚基与SARS抗原的融合蛋白,从而可用于评价是否可有效产生粘膜免疫。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CNS疾病治疗的瓶颈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严重限制了药物从血液转运到CNS。靶脑型纳米粒子的开发,是克服BBB的限制作用、发展治疗CNS疾病药物的一个有效途径。新近发展的修饰技术,使蛋白质或肽、表面活性剂、脂类等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相偶联,产生了多种类型的靶脑型纳米粒子。不同的纳米粒子尽管入脑机制不同,但均可以使药物在脑中聚集,达到治疗CNS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油菜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秋旱影响我国长江流域油菜的播种和生长。从遗传基础广泛的白菜型油菜资源中筛选抗旱材料,对于培育抗旱油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于萌发期对5份不同遗传背景的白菜型油菜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抗旱性鉴定参数,并确立了白菜型油菜资源抗旱性筛选的工作液为200 g/L的PEG-6000。选用该工作液于萌芽期对203份白菜型油菜资源进行了抗旱筛选,结果表明,模拟干旱胁迫下,大部分材料的抗旱性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所有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排序,鉴定出了抗旱性最强的PI226505白菜型油菜,其来源为Iran,为油菜下一步抗旱性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AC)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间的关系,并分析季节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于2015年全年对北京城区主要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统计2015年我院变态反应科门诊AC就诊诊次及三种主要抗过敏滴眼液处方量,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C就诊诊次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间的关系。结果:2015年全年共监测花粉76164颗,花粉分布呈现春秋两季高峰,花粉分布最高的月份为4月(34.84%),其次为3月(29.72%),5月(10.87%),9月(10.52%),8月(9.94%);花粉分布最少的月份为1月和11月(0.11%)。春季花粉高峰期(3-5月份)月平均花粉数量为19150颗,秋季花粉高峰期(8-9月份)月平均花粉数量为7792颗,秋季花粉高峰期月平均花粉数量低于春季。2015年我院变态反应科AC月平均就诊诊次为(80.42±54.28)人次,8月份AC诊次最高,占全年的18.03%,其次为9月份(16.99%)、4月份(13.99%)、3月份(12.54%)、5月份(7.98%)。抗过敏滴眼液月平均用量为(148.67±148.63)瓶,8月份抗过敏滴眼液用量最高,占全年的28.25%,其次为3月份(17.21%)、9月份(14.18%)、4月份(13.11%)、5月份(8.30%),AC就诊次数及抗过敏滴眼液处方量均呈现春秋季节高峰。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每月花粉量与AC就诊诊次、抗过敏滴眼液用量呈正相关(r=0.806,0.830,P=0.000,0.000),AC就诊诊次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呈正相关(r=0.923,P=0.000)。结论:花粉分布、AC诊次及抗过敏滴眼液用量均出现春秋季节高峰。秋季花粉致敏性高于春季花粉,用药及AC就诊最高峰均出现在秋季。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新陆早36号’转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GhCAD6)材料,以转基因T6代植株为试材,对GhCAD6基因在叶片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和不同发育阶段棉花纤维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研究该基因对棉纤维中结构多糖和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及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的影响。结果显示:(1)GhCAD6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受体棉花基因组中。(2)转基因植株纤维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低于相同发育阶段对照样品,在对照样品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表现为先升高,在20 DPA(开花后天数)时表达量最高,之后下降,而在转基因植株纤维中先上升,并于发育15 DPA时表达量下降,20 DPA时又上升至最高,之后再次下降。(3)成熟纤维中,转GhCAD6基因植株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对照,但结构多糖含量的差别不明显。(4)转GhCAD6基因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紫丁香基木质素(S 木质素)和愈疮木基木质素(G 木质素)的比值下降。研究表明,棉花转入GhCAD6基因后,纤维发育(15 DPA)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可能导致棉花中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及其结构单体比率变化,从而造成棉花纤维品质改变。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GhCAD6基因在改良棉花纤维品质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