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4篇
  199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酶促氨基移換作用是苏联生物化学家和在1937年发現的。他們用鴿胸肌与L-谷氨酸及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共同保温时,发現谷氨酸的氨基不經脫氨直接轉給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而且这一反应是可逆的。他們給这一新型的反应命名为氨基移换反应,催化这一反应的酶,命名力氨基移换酶。  相似文献   
2.
毒黄素对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 cocovenenans)中所分离提取的毒黄素(toxoflavin)对黄嘌呤氧化酶(EC.1、2 3、2)作用的动力学试验表明,毒黄素是此酶的非必需激活剂,而且对以次黄嘌呤为底物的反应的激活作用明显高于以黄嘌呤为底物的反应。此激活作用属于部分混合型。这一结果为探寻毒黄素对人体的致毒机理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根据同位素实验结果证明葡萄糖可以直接变成葡萄糖醛酸。Douglas和King用莰醇(冰片)饲豚鼠,再向腹腔内注射葡萄糖-1-C~(14)或葡萄糖-6-C~(14),然后从尿中分离出莰醇葡萄糖醛酸苷。发现给1-C~(14)葡萄糖时约61%的C~(14)位于葡萄糖醛酸分子的C-1上;给6-C~(14)葡萄糖时约67%的C~(14)位于葡萄糖醛酸分子的C-6上,说明葡萄糖的碳链并不分裂即直接转变成葡萄糖醛酸。但是许多学者证明葡萄糖不能直接氧化成葡萄糖醛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自從1921年Hopkins發現穀胱甘肽以來,迄今不過35年,但是關於SH化物的研究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截止目前,雖不能完全明瞭SH化物對機體的作用,可是已經肯定它在機體內具有多種重要的功能。有的SH化物(半胱氨酸)是構成蛋白質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