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在室内防止捕食螨逃逸,设计一种防止逃逸行为的饲养观察装置。【方法】对比研究了传统隔水式饲养装置和改进型装置在防止逃逸行为中的效果,及改进型装置对捕食螨发育及繁殖能力有无影响。【结果】改进型装置通过添加瓶塞、棉线、盖玻片组成密闭小室,可有效防止捕食螨的逃逸,逃逸率仅为3.3%。另外,使用该装置后的捕食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能力与隔水式饲养法相比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本文设计的饲养观察装置可在捕食螨生物学、生态学及农药抗性等基础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墨鳖的营养价值, 对墨鳖、野生中华鳖、淮河鳖和日本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及裙边胶原蛋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 (1) 4个品系鳖肌肉水分含量分别为80.84%、79.48%、81.57%和79.25%, 墨鳖显著高于野生鳖和日本鳖(P<0.05); 粗蛋白含量分别是17.82%、17.60%、15.93%和16.40%, 墨鳖含量最高, 显著高于淮河鳖和日本鳖(P<0.05); 粗脂肪含量分别是0.42%、1.43%、0.65%和1.06%, 墨鳖显著低于其他鳖(P<0.05); 4个品系鳖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 4个品系鳖肌肉中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以墨鳖最高。(3)4个品系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5.19%、56.44%、59.32%和54.73%, 墨鳖显著高于其他鳖(P<0.05), 其中墨鳖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鳖(P<0.05),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P<0.05); 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2.50%、41.85%、39.41%和39.98%, 墨鳖显著低于其他鳖(P<0.05)。(4)墨鳖肌肉中DHA和EPA含量与野生鳖差异不显著(P>0.05), 显著高于淮河鳖和日本鳖(P<0.05), 花生四烯酸(A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鳖(P<0.05)。(5) 4个品系鳖裙边胶原蛋白含量均较高, 为160.6—170.4 mg/g。结果表明墨鳖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的地方品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致力于优化孕酮(progesterone,P4)适配体的亲和力和选择性。方法 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计算机辅助优化策略(in silico maturation,ISM),进行了4轮GA操作(含交叉变异、单点突变和双点突变操作),构建了初始文库和G1、G2、G3代ssDNA作为新的候选适配体库,采用分子对接对候选适配体进行筛选和分析,并使用迭代策略不断优化适配体。此外,还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预测ssDNA三级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Mfold预测二级结构,继而使用RNAComposer建立与ssDNA相对应的RNA三级结构,输出的PDB文件使用Discovery Studio将RNA修改为DNA,最后使用Molecular Operating Environment对结构进行能量最小化处理。结果 到G2代,在局部搜索空间对P4S-0进行优化,筛选出P4G1-14、P4G2-20、P4G1-6、P4G1-7和P4G2-14这5条适配体作为P4的最佳候选适配体。采用AuNPs比色法初步验证优化后适配体的亲和力,继而构建了基于适配体结构开关的荧光法测定适配体的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并以此方法对适配体的选择性(对双酚A、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进行了评估。结论 通过ISM优化后的适配体,对P4的亲和力较原适配体有了较大提升,仍保留着识别结构类似分子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耳声发射的产生是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机制作用的结果 ,是外毛细胞的非线性生物机构放大过程的一种能量泄露。我们将分形理论用于对耳声发射信号波形形态的研究 ,并通过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对数例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信号具有较好的分形特性 ,为耳声发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PubMed、 Web of Science、 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CNKI、 WanFang Data、 SinoMed和VIP等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2月发表的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5篇文献,894例患者,包括686例骨髓瘤患者和208例白血病患者,其中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组共451例,设置为联合治疗组,而单纯化疗组共443例,设置为化疗(对照)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生活质量及各项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特异性的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剪接因子异质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与人类及小鼠的寿命相关,并在多个癌症的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HNRNPA2B1能否在细胞衰老这一与个体衰老和抑制癌症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HNRNPA2B1在多个癌症体系中呈显著上调表达趋势,而在多个细胞衰老体系中则呈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8.
以5种蕨类植物(大羽贯众、美丽复叶耳蕨、黄山鳞毛蕨、狗脊蕨和紫萁)根状茎为研究材料,利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材料中的氨基酸成分.鉴于材料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测定方法中增加了样品的使用量并采用了梯度洗脱程序.结果表明,测试的5种蕨类植物所含总氨基酸含量较低,很少有超过5%,尤其在狗脊蕨中只有1.74%.在...  相似文献   
9.
孙绍华  张钰英  余鹏  刘建萍 《生命科学》2022,(12):1476-1484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是由不同类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所触发的炎症反应。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长期高血糖的刺激下,患者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常造成如心血管、肾脏、眼睛,以及神经等组织器官发生慢性进行性病变。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在T2DM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细胞焦亡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摇蚊科昆虫还尚未见系统报道。通过对大别山地区不同生境及海拔下的摇蚊进行采集,经研究得出4亚科37属131种,摇蚊亚科Chironominae 17属83种,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inae 14属 38种,长足摇蚊亚科Tanypodinae 5属9种,寡角摇蚊亚科Diamesinae 1属1种。其中,中国新纪录种18种。采用Menhinick丰富度指数进行丰富度分析,摇蚊亚科中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丰富度指数最高(m=2.25),直突摇蚊亚科中趋流摇蚊属Rheocricotopus丰富度指数最高(m=2.33)。在不同生境下摇蚊种类有着明显的差异,摇蚊亚科、直突摇蚊亚科在山间溪流生境下种类分布最多。采用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对摇蚊优势度进行分析,城市湖泊生境中,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 Wang和暗绿二叉摇蚊Dicrotendipes pelochloris (Kieffer)为绝对优势种,台湾短须摇蚊Nilodorum tainanus (Kieffer)、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 Sasa和平铗枝角摇蚊Cladopelma edwardsi (Kruseman)为优势种。在村庄农田中,花翅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 Tokunaga为绝对优势种,平铗枝角摇蚊、Polypedilum kyotoense (Tokunaga)和台湾短须摇蚊为优势种。在坑塘生境下,林间环足摇蚊Cricotopus sylvestris (Fabricius)为绝对优势种,蚊型前突摇蚊Procladius culiciformis (Linnaeus)、中国长足摇蚊和花翅摇蚊为优势种。在山间溪流生境下,双斑环足摇蚊Cricotopus bimaculatus Tokunaga和Lipiniella fujiprimus (Sasa)为优势种。随着海拔的升高摇蚊的种类会随之下降,特别是摇蚊亚科和长足摇蚊亚科表现明显。根据世界陆地动物地理分区,大别山地区摇蚊以古北+东洋种类为主;根据世界淡水动物地理区域划分,大别山摇蚊种类主要分布在中印区,占75.7%,其次是中印区+全北区;中印区中,以东亚亚区较多,共计39种,占52.7%,说明大别山地区摇蚊种类分布存在明显的集中性。本研究丰富了该地区摇蚊科昆虫的多样性,为大别山地区水质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