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外光弹三向进光法研究硅晶片的应力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双折射原理,采用红外光弹三向进光法,对硅晶片的二维应力状态进行测量和研究。测定了在器件加工中{111}和{100}硅晶片各层的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测量误差、三个进光方向选定和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温烧结硅/钼结构的方法.根据热弹性理论和复合材料层间应力理论,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硅/钼结构的层间应力情况,并采用红外光弹系统测量了硅片中的应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硅片中的应力分布随烧结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应力随烧结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光弹力学中的Senarmont补偿法,用红外光弹仪测量并分析了单面扩散、双面扩散工艺在硅衬底中引入应力的分布规律及产生机理。研究了双源补偿扩散法掺杂技术消除应力的可行性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红外光弹测量法用磁控溅射淀积在SiO2/Si晶片表面的Cu膜在Si衬底中引入的应力。结果表明:SiO2在Si衬氏中引和张应力,而Cu在Si衬氏中引入压应力,在Cu/SiO2/Si结构中,随SiO2膜厚减小和Cu膜厚增大,Si衬底中张应力逐渐减小,最终转为压应力。同时比较、分析了理论估算值和实验结果的差异,预示和分析了Cu引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外激光光弹测量系统和森纳蒙特补偿法,测量了硅中的氧化应力;研究了中间退火和后退火条件对硅中氧化应力的影响,以及氧化应力与SiO2膜的电击性和固定电荷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硅单晶生长中由于热场不对称、晶向偏离所产生的应力和提出氢缺陷的“SiO_2/Si界面”存在而产生应力的机理,近似分析计算了应力大小。指出采用对称热场、增加熔体温度梯度、增加单晶生长速度、减小晶体转速、减小温度起伏和浪涌、采用正的<111>方向生长、减小单晶中碳和氧含量、不用氢作保护气体等,可以减小这类应力,以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硅扩散应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热弹性力学中的薄板热应力理论,推导出硅薄片中扩散应力的表达式;讨论了单面扩散和双面扩散硅片中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将理论结果跟光弹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比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连续介质模型和点阵模型的理论及有关推导,近似计算了硅中产生位错以及使位错滑移运动所需的应力,从而导出合适的应力(在10~(10)达因/厘米~2数量极范围内)有利于排除硅单晶中的位错。长苞(或称鼓棱)一般是表征应力合适的一种现象,但是长苞所产生的应力并不是唯一的、理想的,最好采用其它方法产生合适的应力,使晶体沿着<111>方向顺利生长,以适应器件制造所需要的无位错硅单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用MOCVD技术外延生长多层结构时,源材料的切换过程对生长界面的影响用高速氢气流冲洗管路、设计合理的压强配置而得到控制,获得了晶格匹配好而且介面过度层薄的突变异质结界面.给出了发黄光量子阱结构的气压与流量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