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适宜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宫颈癌高发且经济欠发达地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以最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以山西省襄垣县下良乡35 ̄55岁的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癌症及子宫颈癌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进行宫颈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并得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将该次筛查对不同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与历年来的襄垣地区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次筛查人群参与率为74.8%。患宫颈糜烂和滴虫感染的妇女分别占受检人群的48.3%和14.8%。最终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INⅠ的现患率为0.8%(10例)、CINⅡ0.7%(9例)、CINⅢ1.1%(13例)、子宫颈癌0.2%(3例)。该次单纯肉眼观察对CINⅡ和对≥CINⅢ病变的检出率略低于已往当地普查项目,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资源有限,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经过培训的医生进行肉眼观察的宫颈癌筛查是可行的,单纯肉眼观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建议进一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家规”这个字眼似乎有点严肃,联想起古代的“三从四德”,令人不禁感到压抑。其实不然,现代家庭在遵循夫妻平等的原则下,自然也需要一些彼此默许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4.
马俊飞 《北方药学》2011,8(11):44-44
目的:探讨点刺深透治疗漏肩风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治疗组93例,点刺络穴、深透穴位配合TDP红外线治疗肩周炎,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0.91%。结论:点刺络穴、深透穴位对治疗肩周炎起到了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城市和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R-HPV感染和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城市地区(北京和上海)1 569人、农村地区(山西和河南)1 76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妇科检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C-Ⅱ)。利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城市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丈夫婚外性行为、生殖器感染史(STD)、流产次数和吸烟,而细胞学检查史是保护因素。影响农村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初次性交年龄、近5年性伴侣数、丈夫婚外性行为、性生活年限和饮酒。结论:影响城市与农村地区妇女感染HR-HPV的危险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提示,在制定预防和控制宫颈癌以及HR-HPV感染的措施时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即时检测(POCT)技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方法:2020年9月,在山西省襄垣县建立的“自我采样”队列和“医生采样”队列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两队列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分别纳入197和273名。由研究对象自己或妇科医生分别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检测,采用POCT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以穴位针刺加电针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电针刺放血疗法。结果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总有效率97.2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4%,治疗组优胜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起到了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醋酸白及碘试验肉眼观察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2008年3月至10月应用醋酸白及碘试验肉眼观察法(VIA/VILI)对华北地区6县市(北京大兴区、天津大港区、河北赤城和曲周、山西襄垣和沁县)6地区部分生育年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如异常取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病变者依据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6地区共筛查12208例,大兴、大港、赤城、曲周、襄垣、沁县:VIA/VILI阳性率分别为11.50%、17.95%、21.88%、6.19%、2.95%、6.11%;阴道镜检查的活检率分别为80.43%、83.33%、8.26%、48.00%、100.00%、74.40%;活检病例中宫颈高度以上病变所占比例分别为6.49%、15.67%、18.42%、1.67%、18.33%、21.51%;VIA/VILI对宫颈高度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5.22%、13.06%、1.52%、0.80%、18.33%、16.00%。结论不同地区醋酸白及碘试验肉眼观察法在应用和推广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细胞死亡贯穿人体生长发育、动态平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同自然界生命体的生长凋亡一样,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最初,生物学家把细胞的死亡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死亡方式即主动有序的程序性死亡(如细胞凋亡)和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的细胞无序性死亡(如细胞坏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又发现了3种新的可受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细胞自噬、细胞焦亡与铁死亡。铁死亡在2012年首先被提出,其机制是富集在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二价铁和/或加氧酶的作用下被催化,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铁死亡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及骨肿瘤等。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作为骨科退行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全球约60%~80%的人口患有这种疾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IDD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压力、炎症、免疫、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微环境是如何影响椎间盘发生退变并产生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理目前仍有待阐明。人体临床试验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的死亡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IDD的主要病因。研究发现,铁死亡与椎间盘NPC死亡密切相关,并可对细胞外基质产生影响,而抑制铁死亡则能明显缓解IDD进展。本综述从铁死亡发病机制、IDD与铁死亡角度和药理学进展几个方面,阐述铁死亡在ID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关节疼痛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严重时可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骨关节炎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miRNA作为骨关节炎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其异常表达可为早期诊断骨关节炎提供依据。许多miRNA被证实参与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自噬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降解,并与骨关节炎涉及的多种信号通路相互调节。现代研究表明,一些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通过激活信号调节器miRNA,使其与mRNA的特定序列结合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抑制炎性反应、延缓软骨细胞衰老,起到防治作用。阐述了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其与miRNA的相关性,归纳总结中医药基于miRNA对骨关节炎的调节保护作用,旨在为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一条新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