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0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8例食管癌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76.94%),各民族患者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P〈0.05)。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烟酒嗜好和病理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而在饮食偏好、住院前病程和病变长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2.48‰(263/2108)的患者确诊后未进行治疗,有43.3%(912/2108)的患者仅接受了一种治疗。结论:我区食管癌发病具有民族差异,呈现发病年龄增大的趋势;确诊后有部分患者未行治疗,治疗的患者中综合治疗亦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与单纯行XELOX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选的7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8例)与单纯化疗组(32例),前者予3DC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后者予卡倍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均治疗2个周期,对比治疗结束后疗效、毒副反应、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手术保肛率。结果同步放化疗组肿瘤控制率(92.1%)高于单纯化疗组(81.3%)(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相近;此外,同步放化疗组出现特异性放疗损伤6例(15.8%),单纯化疗组出现2例置管处感染(6.3%)。同步放化疗组CEA水平(12.1±4.4)ng/ml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14.4±4.8)ng/ml(P0.05),术后两组CEA水平均阴转。同步放化疗组、单纯化疗组手术保肛率分别为82.9%、6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2,P=0.131)。结论 3DC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与XELOX化疗均是术前辅助治疗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案,前者在控制肿瘤进展、提高手术保肛率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Kaposi's肉瘤放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60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X线和电子线混合线常规分割照射,180-200 cGy/次,5次/周,总剂量30~62 Gy.单纯放疗2例,22例放疗前后用CHOP方案化疗1~3个周期同时应用生物治疗(LAK、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和白细胞介素Ⅱ等).结果 24例患者总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放疗剂量30~36 Gy者5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20%;放疗剂量40~48 Gy者8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50%;放疗剂量50~62 Gy者11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1%、73%.三者5、10年生存率无差异可能与分层分析后例数少有关.结论 放疗对Kaposi's肉瘤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plementing gene1,XRCC1)、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uman 8-hydroxyguanine glycosylase 1,hOGG1)基因和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plementing gene 3,XRCC3)蛋白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3种蛋白与食管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XRCC1、XRCC3及hOGG1蛋白在食管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ECL法显影并以其灰度值来表示蛋白表达的量.结果 XRCC1、XRCC3及hOGG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同时XRCC1蛋白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程度与民族有相关性(P<0.05).结论 XRCC1、XRCC3及hOGG1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并且XRCC1蛋白还可能参与食管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采用IFI和ENI照射的不良反应、失败模式和长期生存。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胸段食管鳞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FI或ENI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急性放化疗不良反应,次要观察终点为失败模式、PFS和OS。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结果 2012—2016年9个试验中心共筛选食管鳞癌患者 228例,最终可分析的患者ENI组 101例,IFI组 104例。IFI组≥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NI组(P=0.018,0.027)。ENI组和IFI组在总失败率、局部区域失败率、远处转移率、野内和野外淋巴结复发率等均相近(P=0.401、0.561、0.510、0.561、0.681)。ENI组与和IFI组1、2、3、4年OS率和中位OS期分别为84.1%、57.3%、39.4%、31.6%和28个月与83.6%、62.1%、44.5%、31.5%和32个月(P=0.654);1、2、3年PFS率和中位PFS期分别为71.9%、42.3%、32.7%和20个月与70.1%、45.0%、35.9%和22个月(P=0.885)。结论 与ENI相比,胸段食管鳞癌采用IFI照射可减少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发生率,而不会降低局部-区域淋巴结和肿瘤控制率及远期生存。临床试验注册 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NCT0155158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