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普外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他的教学过程为大课重理论,见习重实践。目前的实践教学存在着病人维权意识与教学需要的极大矛盾。为此,我们在普外科的见习教学中采用了典型病例库,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实践机会少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静脉与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够有效控制应激程度的手术后镇痛方法。方法对60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术后镇痛随机分为静脉镇痛(PCIA),硬膜外镇痛(PCEA)和无镇痛组,分别在入室后,手术结束时,手术后第一天晨和手术后第二日晨以快速血糖仪测定即时血糖和疼痛程度的VAS值。结果PCEA组的VAS值和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二日晨血糖明显低于PCIA组和无镇痛组。结论对于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而言,PCEA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更能降低因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手术后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2例中,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6例,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蜡块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6例,其中4例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2例未行二期手术治疗。结果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0例中(第1组26例+第2组4例),9例(30%)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0.6 cm与≥0.6 cm的肿瘤转移率分别为7.69%和42.1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包膜完整转移率5.00%,肿瘤包膜不完整转移率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一定比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尤其对于肿瘤最大直径≥0.6 cm和肿瘤包膜不完整的病人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胰岛素抵抗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甲状腺良性肿瘤行甲状腺腺叶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高血压组(A组)和非高血压组(B组).于麻醉前、麻醉后2 h 、麻醉结束拔管后3 min及术后第1天晨采静脉血测血糖、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 两组各时相血糖值均高于术前,术后第一日晨A组血糖值较B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浆胰岛素水平在术中无明显变化,但至术后第一日显著上升(P<0.01),且A组较B组明显升高(P<0.01); 麻醉后2 h、术毕拔管后及术后第一日晨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明显升高(P<0.05), A组较B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临床生产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P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CP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分别对两组进行考核。结果 CP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CP教学法在临床实习中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9岁,体重80kg,ASAⅡ级,临床诊断为胸骨后甲状腺肿,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肿切除术。患者自述运动时气促,但可平卧。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见:声门下4cm处有一处狭窄,部分气管软骨环不清楚。手术前完善术前准备,拟行清醒气管内插管。入室后开放静脉,鼻腔内行1%地卡因2ml及麻黄硷30mg喷雾以表面麻醉和收缩鼻粘膜毛细血管。因患者颈部粗短,环甲膜触不清,所以未行环甲膜穿刺。、静脉给予改良Innuvar(氟哌利多5mg 芬太尼0.2mg)3ml,异丙芬40mg后,用喉镜挑起舌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37例腹股沟疝及股疝病人施行无张力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自主能力的恢复,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省时,损伤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症宽的特点。结论 疝环充填式先天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理想的疝修补方法,尤其适合老年和伴有其它疾病者,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气腹条件下胆囊切除术造成的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24例腹腔镜气腹条件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Ⅰ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GEA)组;Ⅱ组:静吸全身麻醉(GA)组。分别测定入室后麻醉诱导前、气腹15min、麻醉结束拔管后3min、术后第1天晨血清中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分析不同时段胰岛素抵抗的差异。结果两组间IR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GEA组各时点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A组在术后第1天晨时点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静吸全身麻醉相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控制和减轻手术应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从而更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科研会充实麻醉学专业教学内容,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及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内容。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麻醉学专业教学质量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单孔腹腔镜在临床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该院2年来开展的6例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与传统21例多孔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比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流质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及术中术后产生的并发症等情况,通过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结果 通过开展单孔手术,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流质时间均未见明显增加,患者的不适疼痛感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多孔手术相比,更安全、有效并且术后疼痛更轻,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