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XELOX)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间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奥沙利铂、5氟脲嘧啶和醛氢叶酸联合化疗方案(OLF)进行比较。XELOX组41例,OLF组44例。结果XELOX方案组总有效率36.5%,疾病进展时间5.6个月,OLF方案组为35%和5.2个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主要的毒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ELOX方案组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OLF方案组(P〈0.01),但都为Ⅰ~Ⅱ度反应。结论XELOX和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可耐受,但XELOX方案用药更方便,且在复治患者中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每2个化疗周期评价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计算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 32例入组患者均可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CR1例,PR11例,SD6例,PD14例。随访时间为12.5个月,中位TTP为4.2个月,中位OS为8.5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中性粒细胞减低。结论即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已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仍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且其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抗癌药物伊立替康(CPT-11)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SN-38,SN-38G的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指标.方法 样品先经甲醇-乙腈(50 ∶ 50体积比)沉淀蛋白,并用盐酸酸化使内酯环开环.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以喜树碱作内标;Xterra RP18柱,激发波长370 nm,检测波长为470 nm和534 nm.结果 血浆CPT-11及其活性代谢物、酸性提取物在此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三种待测物线性范围皆为1~1000 ng/ml,检测限都是1 ng/ml.相对标准差为3.1%~11.7%的血浆.测定回收率为93.2%~109.8%.中位提取回收率为9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测定CPT-11,SN38和SN38-G在人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可满足临床进行CPT-11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骨转移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肿瘤的常见并发症,骨转移的发生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关于骨转移的机制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肿瘤细胞表达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在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对这些新靶点的药物也逐步进入临床试验并被证实具有较好疗效。现综述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80岁.2009年2月体检发现右颈部数枚结节,无疼痛,无红肿,无发热、盗汗,无吞咽困难,无明显消瘦.后因肿块进行性增大,于2009年3月10日入院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免疫组化显示,p53(+),LCA(+),CD20B 细胞(+),CD79αB细胞(+),CD3T细胞(+),CD45R0(+),PCNA>80%,CD10(-),CD15少数大细胞(+),CD30散在大细胞(+),Ki-67> 70%,AE1/AE3(-),考虑为混合细胞性霍奇金淋巴瘤.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和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伊立替康(CPT-11)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SN-38和SN-38G在人血浆和唾液中的浓度,研究伊立替康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在2种体液中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方法:6例采用Folfiri两周方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给药剂量180 mg.m-2,测定血浆和唾液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样品先经甲醇-乙腈(50∶50)沉淀蛋白,用盐酸酸化使内酯环开环,再定量。采用Waters Platform ZMD4000液相色谱仪,Xterra RP18柱,波长为370 nm,检测波长为470 nm和534 nm。喜树碱作内标。结果:血浆和唾液CPT-11及其活性代谢物,酸性提取物在此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3种待测物线性范围皆为1~1 000 ng.mL-1,检测限都是1 ng.mL-1。RSD为3.1%~11.7%,测定回收率为93.2%~109.8%,中位提取回收率为91%。CPT-11在2种体液中AUC相近,药动学参数相近;SN-38唾液中的AUC约为血浆的42%;SN-38G在唾液中未检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测定CPT-11,SN-38和SN-38G在人血浆和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可满足临床进行CPT-11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血浆样品不易得时,可采集唾液样品,两者药动学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许多研究已证实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CSC.虽然CSC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胃癌CSC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未发现胃癌CSC特异性标记物,但对其存在和来源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异常改变是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肺癌的染色体异常,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胸外科2005年10月-2006年9月手术切除的新鲜肺癌标本30例,其中小细胞肺癌、腺癌和鳞癌各10例,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分析患者肺癌组织中全基因组的变化.结果:30例肺癌标本中CGH都发现有染色体异常改变,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在1p11-p22、5p11-p14、16p11-p12、19q13、19p13、20p12和21q21等区域均有高频的扩增,在5q、6p24-pter、9p31-qter、13q21-qter和14q21-qter等区域均有高频缺失.同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染色体异常表现也有一定区别.结论:遗传物质的异常改变在肺癌细胞中普遍存在,遗传物质异常是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在一些染色体区域的异常有所不同,这可以为三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遗传学标志.随着恶性肿瘤病程的进展,染色体畸变的复杂性也明显的提高.不同的致癌因素(如吸烟)可导致不同的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敏感性与拓扑异构酶1(TOPO-1)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接受伊立替康化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化疗8个周期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将治疗无效者视为伊立替康化疗不敏感,将治疗有效者视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榄香烯与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株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别以β-榄香烯注射液(2.5、5.0、10.0、20.O、40.0、80.0、160.0、320.0、640.0μg/mL)、紫杉醇注射液(0.00100、0.00200、0.00400、0.00800、0.01600、0.03125、0.06250、0.12500、0.25000μg,mL)作用24h和48h以及两药联合处理人乳腺癌细胞株MB-468细胞,SRβ法检测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1)、细胞周期蛋白β1(cyclinB1)、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cip1和P27kip1表达变化。结果单药β.榄香烯或紫杉醇对MB-468细胞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β-榄香烯24h和48h的IC50和IC20值分别为34.20、52.59和10.15、17.81阻g,mL,紫杉醇24、48h的IC50值分别为2.449和1.698μg/mL。联合组(β-榄香烯和紫杉醇的浓度分别为20、40和0.016、0.008μg/mL)对乳腺癌Mβ-468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具有协同作用,Q值〉1.15。β-榄香烯组(52.59μg/mL)cyclin-β1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降,联合组较紫杉醇单药组(1.698μg/mL)cyclinβ1的表达水平也有降低,联合组P27kip1蛋白的表达较β.榄香烯和紫杉醇单药作用时有增加。结论β-榄香烯对紫杉醇具有协同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β1表达和上调P27ki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