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导致的银屑病进行系统探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 方法报道一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诱发银屑病的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结果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多发生在服药的3~8周后,临床表现多为躯干、四肢部位的皮疹,或出现银屑病甲。治疗措施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紫外线治疗或口服甲氨蝶呤,必要时停药,待皮疹控制后有望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如皮疹反复发作且较难控制,可考虑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抑制T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 结论在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过程中,应重视银屑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待症状控制后有继续恢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可能,必要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NBS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NBS1特异性小干扰RNA(siNBS1)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中,以空载脂质体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BS1基因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质粒后siNBS1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NBS1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siNBS1(10 nmol/L、20 nmol/L、50 nmol/L)均能抑制HepG2细胞中的NBS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P<0.05或P<0.01)。最高浓度siNBS1(50 nmol/L)能抑制NSB1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P<0.05)。CCK-8实验显示,转染不同浓度siNBS1的HepG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5或P<0.01),转染48 h后增殖率下降最为显著;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的比率在转染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随浓度增加而更为显著。结论:干扰NBS1基因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eEF-2K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对HCC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64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五种HCC细胞系LM3, Hep3B, Huh7, 97H, 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 LO2中eEF-2K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用eEF-2K 特异性siRNA沉默LM3及Hep3B细胞性中eEF-2K基因后,经qPCR检测确认。随后用CCK-8,Transwell方法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eEF-2K基因沉默对增殖、侵袭与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癌旁组织,HCC组织内eEF-2K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正常人肝细胞系LO2相比,肝癌细胞系LM3, Hep3B, 97H, HepG2, Huh7中的eEF-2K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升高(P<0.05)。在LM3及Hep3B细胞系中用特异性siRNA沉默eEF-2K后,与非特异性siRNA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eEF-2K高表达与肝癌预后不良相关(P<0.05)。结论:eEF-2K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沉默eEF-2K后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并诱发凋亡,提示eEF-2K可用作HC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2在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中的抗肿瘤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  方法  构建CT26细胞荷瘤小鼠肿瘤模型。1)小鼠瘤内注射oHSV2,ELISA法测定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浓度;2)荷瘤小鼠分为oHSV2组、5-氟尿嘧啶(5-FU)组(阳性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阴性对照组)。给药后,记录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生存期及生活状态等变化,评估病毒抗肿瘤效果;3)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node,TDLN)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瘤体内CD4+T与CD8+T的比例。  结果  1)瘤内注射oHSV2后,血清中的GM-CSF浓度不断升高。首次给药后第8 天出现高峰(3150±327.1)pg/mL,后缓慢下降;2)相比PBS组,oHSV2和5-FU组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50 d vs. 36 d,P<0.01;51 d vs. 36 d,P<0.01),但oHSV2治疗未引起小鼠体质量下降。治疗起始第28天,5-FU组平均体质量较PBS组有显著性差异(16.61 g vs. 22.07 g,P<0.01),oHSV2组与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鼠病毒注射区皮肤无坏死、溃疡;3)流式分析结果显示相比PBS组,oHSV2治疗组的DC(6.49% vs. 3.73%,P<0.01),CD4+T(15% vs. 8.57%,P<0.01)与CD8+T(8.19% vs. 5.15%,P<0.01)比例升高。而5-FU组各细胞比例较PBS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瘤内注射oHSV2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病毒治疗与化疗药物相比不伴有明显的毒副反应。病毒在荷瘤小鼠体内复制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GM-CSF,可增强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人动力素(kinectin)融合蛋白刺激的人外周血B细胞诱导效应T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加B细胞刺激因子及kinectin麦芽糖融合蛋白进行体外培养,尔后用尼龙毛柱分离T细胞,将其与肝癌细胞株7404混合培养.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杀伤肝癌细胞的活性.结果: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空白对照组:3.40%±0.27%;实验组:38.48%±2.64%;阴性对照组:13.03%±2.38%.经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组杀伤率与其他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经kinectin融合蛋白刺激的人外周血B细胞诱导的效应T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7404有杀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比较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所有病例对照试验,包括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及会议论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合计5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均数差(MD)=-65.42,95% CI为-93.45~-37.38,Z=4.57,P<0.000 01]、排气时间(MD=-0.96,95% CI为-1.45 ~-0.47,Z=3.83,P=0.000 1)及住院时间(MD=-1.69,95%CI为-2.19~-1.19,Z=6.63,P<O.000 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MD =6.61,95% CI为-21.29~34.51,Z=0.46,P=0.64)、环周切缘阳性率(OR =1.01,95% CI为0.37 ~ 2.80,Z=0.02,P=0.9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73,95%CI为0.45 ~1.20,Z=1.23,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腹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略优于腹腔镜组(MD=-1.16,95% CI为-2.14~-0.18,Z=2.3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在术后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对小鼠肌肉组织血管淋巴管形成的影响。方法用明胶海绵填充小鼠下肢肌肉组织内。植入后第1、2、3、4、5周解剖小鼠,观察海绵中血管淋巴管形成情况。结果海绵表面可见血管覆盖,并有分支深入其中;海绵与肌肉组织相容性良好。切取的海绵透光可见血管网络。第5周海绵基本吸收,体积明显变小。HE染色显示海绵中央与肌肉海绵交界处管状结构数目先增加后减少,而平均管径逐渐变大(P均〈0.05)。结论明胶海绵可促进小鼠肌肉组织血管与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癌-睾丸抗原SSX基因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探究该基因家族的表达与肝癌的诊断、治疗的关系,进而评价该基因家族作为肝癌免疫治疗靶点和多价肿瘤疫苗研制的可行性。方法对28例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3例肝硬化组织以及肝癌细胞株7404、HePG2、7721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癌-睾丸抗原SSX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SSX-1、SSX-2、SSX-3在肝癌癌旁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均不表达。在收集的肝细胞癌组织中SSX-1、SSX-3基因表达阳性率较高(53.6%、57.1%),SSX-2表达阳性率相对较低(35.7%),其中SSX-1、SSX-2、SSX-3三种基因共同表达的有6例(21.4%),至少有两种SSX基因表达的有23例(82.1%)。结论癌-睾丸抗原某些SSX基因在肝细胞癌中高频率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基因的共同表达结果又为多价瘤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方向。  相似文献   
9.
关滢  冯曼  王璇  肖瑞雪 《肿瘤学杂志》2023,29(8):681-686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巨噬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VSIG4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认的Ⅰ~Ⅳ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PLOD2、VSIG4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并探讨PLOD2、VSIG4表达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因素。[结果]结肠癌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LOD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75%(66/96)、25.00%(24/96)(P<0.05),VSIG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25%(54/96)、18.75%(18/96)(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结肠癌癌组织中PLOD2与VSIG4表达呈正相关(r=0.363,P=0.041)。PLOD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VSIG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PLOD2阳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18.0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nail和N-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nail和N-cadherin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PT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分析Snail和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PTC癌组织与TPC-1细胞株中二者的蛋白表达及诱导情况。结果 1 60例PTC患者的癌组织中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0%(51/60)和78.3%(47/60),二者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0,P0.01)。2 Snail和N-cadherin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1),但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PTC癌组织中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s=0.721,P0.001)。4 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Snail和N-cadherin在PTC癌组织与TPC-1细胞株中均表达且在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诱导下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 Snail和N-cadherin在PTC癌组织和TPC-1细胞株中可诱导性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Snail和N-cadherin可能参与PTC发生及转移的过程,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