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癌药物由于毒性大,副作用强,引起的恶心、呕吐又往往使患者无法完成整个疗程。联合止吐的方案多数以胃复安为主,配合地塞米松[1,2],具有一定效果,但疗效不够满意,且副作用大[3]。1992年10月至1995年12月间,我院应用新型止吐药物枢复宁(Ondansetron)治疗38例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手术或经病理切片活检证实的癌症病人,无脑转移、胃肠道梗阻或其它严重并发症,化疗前24h无呕吐和未用过止吐药的病例73人,分为枢复宁组和胃复安组。枢复宁38例,男性13例,女性25例,年龄20~7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乳管镜在伴乳头溢液的乳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发现3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经乳管镜确定病灶的方向、深度及体表标记,镜下放置定位针,进行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在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所有患者均顺利找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切除,手术时间为(50±4.2)min,手术切口长度为(2.2±0.2)cm,手术切除标本重量(11.3±1.3)g,病理检出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乳管镜检查能够精确定位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乳头状瘤,且手术切除率高,手术范围小,操作方便,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术前确诊仅3例(11.5%),其中2例经ERCP确诊,1例经MRCP确诊。26例分别施行了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瓣瘘口修补加"T"管引流术以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25例术后一期愈合,1例并发胆漏再次手术。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极易损伤胆管,手术探查应认真仔细,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共15例(100%),有腹部肿块者8例(53.3%),有血便者7例(46.7%);②术前确诊为肠套叠者6例(40%),肠梗阻13例(86.7%),腹部包块疑消化道肿瘤5例(33.3%),急性阑尾炎1例(6.7%);③引起肠套叠的病变有:小肠肿瘤7例(46.7%),小肠憩室2例(13.3%),盲肠游离症1例(6.7%),结肠肿瘤4例(26.7%)等;④本组均行剖腹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①成人肠套叠大部分继发于小肠病变,且以小肠肿瘤最多见;②钡剂灌肠摄片、B超、纤维结肠镜有助于成人肠套叠的诊断,CT为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③治疗首选手术,腹腔镜也可以作为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单用亚甲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68例乳腺癌患者先行3~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然后单用亚甲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LevelⅠ、Ⅱ),前哨淋巴结及腋窝的淋巴结状况由石蜡连续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结果本组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0%(61/68),假阴性率为9%(3/32),准确率为95%(58/61),灵敏度为91%(29/32)。平均每例检出前哨淋巴结2.1枚。患者月经状况、病理类型、肿块的位置、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均无影响,而化疗后肿瘤的直径及肿瘤脉管内侵犯影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但不影响假阴性率。患者均未发生变态反应及皮肤坏死。结论单用亚甲蓝可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并且安全可靠,但化疗后肿块的直径及肿瘤的脉管内侵犯可能是影响检出率的因素,需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并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7.
输卵管腺肌症伴出血误诊阑尾穿孔一例汪光慧,罗传瑜(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41000)患者女,23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加重5小时入院。门诊以"阑尾穿孔"收入外科。月经正常。无明显痛经史。否认有性生活史。检查:T37℃,P120次/分,B...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子宫绒癌误诊二例分析罗传瑜,汪光慧(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41000)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绝大多数绒癌继发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妊娠之后。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因而,在临床绝经后妇女绒癌往往因症状不典型或缺乏警惕而误诊,本文对我科绝经...  相似文献   
9.
赵迎春  李勇  朱永云  罗传瑜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172-1173,124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及可手术率,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的优越性;肿瘤组织中ER、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态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预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8例Ⅱ/Ⅲ期的乳腺癌病例在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PCNA的表达。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PCNA的测定。化疗方法统一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5-Fu)500mg/m^2,表柔比星(Epi.ADM)75mg/m^2,环磷酰胺(CTX)500mg/m^2],经过3个疗程的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比较化疗前后以上各指标表达的变化。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通过体检和乳腺B超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按WHO判定的统一标准来评价。结果7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65例(83.3%)获得了临床部分缓解,无完全缓解病例,无进展病例。化疗前后ER、PR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78例患者中ER发生变化为22例,PR为24例;化疗后29例PCNA由高表达变为低表达(P〈0.01),化疗前后表达强度显著变化(P〈0.05),且化疗疗效提高PCN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NAC)可能部分通过抑制PCNA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值,但对ER、PR的表达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9例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8例(10.7%),15例予以全身营养支持、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局部加强冲洗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另3例再次手术,均获治愈。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酗酒者、术前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不全性肠梗阻,肿块距离肛缘≤5cm等都是是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