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组化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46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M3)患者,经CAG或DA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对其完全缓解(CR)率、骨髓抑制程度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G组与DA组CR率分别为40.00%、42.31%,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53.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程度CAG组较DA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与DA方案化疗疗效相当,但骨髓抑制较轻,化疗过程平稳,可作为广大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首选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2例成年ITP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并将IT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结果:ITP组较对照组CD3、CD4降低,CD8升高,CD4/CD8降低,CD19升高,CD16+56降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ITP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密切相关,纠正患者免疫紊乱有益于ITP的治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ITP的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探讨CD56+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了本院76例初治AML-M5患者,分为CD56+组(21例)和CD56-组(55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生物学特征、诱导缓解率、缓解时间、复发率及生存时间。结果表明,21例患者CD56+表达,占总数27.6%,中位年龄51.5岁(16-70岁),阳性组高白细胞血症12例(12/21),占57.1%,阴性组8例(8/55),占15%(P<0.05);阳性组髓外浸润13例(13/21),占62%,阴性组中有18例(18/55),占33%(P<0.05);76例患者免疫表型高表达CD13、CD33、CD64、CD11b、cMPO、CD38,其中CD56与CD11b表达呈正相关(r=0.59,P<0.05);阳性组诱导缓解达CR占60.0%,与CD56阴性组无明显差别(P>0.05);复发率75%(P=0.042),缓解时间平均5.5个月(95%CI,3.1-8.6,P=0.002),中位生存时间为10.1个月(95%CI,2.3-16.3,P=0.001),与阴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56+AML-M5患者易出现高白细胞血症、髓外浸润,缓解率低,缓解间期短,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后微小残留病(MRD)与预后的关系。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8例AL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和1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定期用FCM检测患者骨髓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追踪至复发或随访截止日期。平均随访9个月(3-21个月)得出完全缓解患者MRD平均水平,并对CR后不同时间点MRD水平在评估AL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定义MRD≥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表明:45例AML患者,测得CR后MRD最大值9.57%,最小值0.01%,平均值0.67%;13例ALL患者,测得CR后MRD最大值7.9%,最小值0.0016%,平均值0.99%;共测得44份AL诱导缓解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53.3%(8/15),MRD(-)组复发率10.3%(3/29),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χ2=7.58,P=0.006);共测得58份AL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62.5%(5/8),MRD(-)组复发率16.0%(8/50),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χ2=6.11,P=0.013)。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CR后MRD差异较大,10-6-10-2,不能作为评价完全缓解的单一指标。诱导缓解后及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MRD≥1%时复发率高,MRD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对AML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AML患者90例为AML组,健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骨髓单个核细胞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及糖酵解相关基因HK2、PFKM、ALDOA、PGK1、PDK1、LDHA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AML患者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与HK2、PFKM、ALDOA、PGK1、PDK1、LDHA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AML组患者采用“3+7”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者45例,未达完全缓解者45例,比较完全缓解者与未完全缓解者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以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2.040)为界,将AML患者分为低表达组(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2.040)45例与高表达组(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2.040)4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P11-69I8.3与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例初治急性白血病(32例AML,32例ALL)及25例ALL化疗后完全缓解(CR)患者骨髓液及17例对照组志愿者骨髓液中lncRNA RP11-69I8.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RP11-69I8.3在AML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初治ALL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在化疗后达CR的ALL患者组表达明显高于初治患者组(P=0.013);在初治ALL组中,lncRNA RP11-69I8.3在儿童组较成人组明显低表达(P=0.017),与患者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T/B类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WT1基因、染色体核型、预后、是否髓外浸润、1疗程化疗是否缓解、是否复发均无相关性。在26例B-ALL中,lncRNA RP11-69I8.3的表达与CD10、CD19、CD20等免疫表型均无相关性。结论:lncRNA RP11-69I8.3在初治AML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初治ALL中低表达,在化疗后达CR组ALL中表达较未治疗时增高。在初治ALL组中,lncRNA RP11-69I8.3在儿童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成人组;在B-ALL中lncRNA RP11 69I8.3的表达与免疫表型无关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比较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者68例(89.5%),化疗2个疗程以上者64例(84.2%),中性粒细胞缺乏者43例(56.6%),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34例(44.7%),中心或外周静脉置管者27例(35.5%)。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率为60.5%和61.5%(P=0.929);两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只在低钾血症方面有差异(14.0%比42.4%,P=0.005)。结论 化疗、应用广谱抗生素、中性粒细胞缺乏等是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易感因素。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IFI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伊曲康唑序贯治疗4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观察其有效率、退热率、肺部影像学表现及毒副反应。结果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率为61.7%,临床诊断、拟诊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64.3%、62.5%;其中发热患者35例,退热率77.1%;肺部CT表现阳性者43例,炎症较前吸收者占67.4%。毒副反应主要为低钾血症、肝损伤、黄疸、恶心、味觉异常、寒战。结论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作为抢先治疗和经验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加深对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ANKL)临床与实验室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ANK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NKL临床多表现为高热,热峰≥38.6 ℃,肝、脾大,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骨髓中可发现一群免疫表型为CD+2、CD+56、HLA-DR(+)、CD-3 的异常细胞;疾病在诊断时多已累及全身,短期内出现全身多系统、多脏器衰竭至死亡。结论 ANKL是一组临床进展迅速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骨髓异常细胞免疫表型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