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廓清术后乳糜瘘的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3 ̄1996年底37侧乳糜瘘的临床资料,评价乳糜瘘的治疗效果,以便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方法 37侧乳糜瘘中左30例,右7侧。26侧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及低脂饮食的保守治疗,其中2侧为促进乳糜瘘的愈合,同时给予皮瓣下注入50%葡萄糖;7侧手术缝扎;4侧局部切开填塞碘仿或无菌纱布或纱条。结果:86%(32/37)的乳糜瘘发生于手术后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评价直线闭合器在喉癌全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闭合器使用与手工缝合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日~2016年1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71例,按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法分为两组,其中闭合器组20例,手工缝合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是否发生咽瘘、手术其他并发症,以及咽瘘与术前气切、术前放疗、切口选择的关系。结果闭合器组出现咽瘘3例(15%),手工缝合组出现咽瘘8例(16%)。两组11例咽瘘患者皮肤切口均采用T型切口,各项临床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全喉切除术中采用直线闭合器与采用手工缝合两组咽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 SEER数据库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部早期下咽鳞状细胞癌(hypopharyngealsquamouscellcar cinoma,HPSCC)患者(T1/2N+)生存的影响,构建并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提取 SEER数据库中 2004~2015年确诊 的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早期 HPSCC(T1/2N+)患者 1168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 Cox风险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取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 HPSCC患者 2年、3年及5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sur 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survival,CSS)。采用一致性指数(C index)、ROC曲线及校准图检验预 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 Kaplan Meier和 Log rank检验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3年和5年 OS 率分别为 51.4%、41.5%,3年和 5年 CSS率分别为 60.3%、53.8%。多因素 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T分 期、N分期、是否手术、是否放疗及是否化疗是影响局部早期 HPSCC患者(T1/2N+)OS及 CSS的独立危险因素。OS 的 C index为 0.618,其 2、3、5年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56、0.639、0.615;CSS的 C index为 0.629,其 2、3、5年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57、0.635、0.623,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准确度,预测结果可信。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结果显示,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 OS和 CSS均优于单纯放疗患者(P<0.01)。亚组分析发现手术能明显改善 T1分 期肿瘤患者的 OS(P=0.046),且N1及N2分期的患者的化疗与更好的 OS及 CSS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建 立的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早期(T1/2N+)HPSCC列线图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生存率,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颈部淋巴结肿瘤误诊7个月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颈部肿瘤较多见,一般诊断不难。现报告一个病例,在北京4家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医院求治,并经多位主任医师检查会诊,做过各类必要检查,但冈多种缘故没有早日确诊,从求治到开始治疗延误7个月之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2月我们收治一例巨大甲状旁腺腺瘤合并肝血管瘤的病人 ,现报告如下 :病例 :女 ,5 4岁 ,因左前臂、右股骨疼痛 3个月、加重 1月余收住院。病人于 3个月前开始出现左前臂及右股骨疼痛并逐渐加重 ,曾按“骨膜炎”治疗无效 ;入院前某医院拍X光片发现左尺骨、右股骨虫蛀样骨质破坏 ,尺骨后缘有骨皮质断裂 ,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诊为“多发骨转移瘤”转来我院。查体 :颈部对称 ,双甲状腺无肿大 ,气管向右侧移位 ,左前臂中段肿胀 ,肿胀处可触及 1× 4× 5cm质硬肿块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压痛明显 ,右股骨未触及肿块 ,负重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水平的差别,分析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低钙血症104例(52.0%),甲状旁腺功能低下90例(45.0%),出现持续性低钙血症26例(1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有被膜侵犯(P<0.001)、甲状旁腺的意外切除(P=0.005)及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P=0.006);而对血钙有影响的因素为病理(P<0.001)、性别(P=0.002);术后有无补充钙剂与术后甲状旁腺素(P=0.016)及血钙降低(P=0.003)均显著相关.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持续性低钙血症的唯一相关因素,P<0.001.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及时复查PTH及血钙水平.女性、甲状腺恶性病变、被膜受侵及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及低钙血症,应对上述患者常规补充钙剂,根据PTH及血钙水平调节补充钙剂的剂量,对PTH明显降低的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7.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合并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二者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临床特征上的紧密关系提示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免疫学关联,HT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或HT本身作为甲状腺癌抗肿瘤免疫应答出现。本文就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免疫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3~1996年底37侧乳糜瘘的临床资料,评价乳糜瘘的治疗效果,以便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方法37侧乳糜瘘中左30侧,右7侧。26侧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及低脂饮食的保守治疗,其中2侧为促进乳糜瘘的愈合,同时给予皮瓣下注入50%葡萄糖;7侧手术缝扎;4侧局部切开填塞碘仿或无菌纱布或纱条。结果86%(32/37)的乳糜瘘发生于手术后前3天。保守治疗的26侧中15侧获得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9.7(4~30)天,11侧失败,经手术治疗而痊愈;手术缝扎的7侧均一期愈合;切开填塞的4侧,均二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5(7~10)天。结论乳糜瘘经合理地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并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乳糜量每日少于500ml的早期乳糜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保守治疗短期内无效及乳糜量每日超过500ml的乳糜瘘,应及时采用手术缝扎;对手术后一周及保守治疗超过手术后一周的乳糜瘘,应采用局部切开填塞。  相似文献   
9.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呈惰性进展且预后良好,但其易在早期即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LNM),与术后复发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高分辨率超声、CT扫描、细针穿刺针吸活检是术前判断是否存在颈部LNM及转移范围的常用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DTC预后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有望为术前精准评估颈部LNM、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提供新的无创且准确的评价方式。在此,笔者结合目前临床的研究总结并探讨分子标志物与DTC颈部LNM的关系及其在诊断和预后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颈部高危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3例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被膜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6.9%,而甲状腺被膜未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Ⅵ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54.3%,而Ⅵ区淋巴结阴性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1.4%,而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8.2% (P =0.803).术前超声检查发现侧颈淋巴结肿大,但不考虑转移的34例患者中,17例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0.0%,而侧颈淋巴结术前超声检查阴性患者的隐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7.6% (P =0.0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Ⅵ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有关(P=0.017).而原发灶肿瘤被膜侵犯、原发肿瘤大小和术前超声检查侧颈淋巴结状态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无关(均P >0.05).结论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高危的cN0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侧颈隐性淋巴结的转移.建议对甲状腺被膜侵犯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cN0甲状腺癌患者,常规行颈部Ⅲ、Ⅳ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