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开放式灰化·氟电极测定食品中微量氟的方法。利用开放式灰化炉以炭化和灰化面粉、大米等食品,采用5ml 0.12mol/L的Mg(NO_3)_2和0.5ml 0.25mol/L的NaOH溶液作氟保护剂,在300℃炭化1h,继而在600℃灰化1h,所得灰分以0.5mol儿HCIO_4浸泡溶解20min后用氟电极测定氟含量。回收率为96.8%,SD为0.016,CV为3.9%,经统计检验,空白值(0.51μg)显著低于茂福炉灰化时的空白值(1.36μg)。  相似文献   
2.
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管癌患者血清锌含量低于正常对照,但高发区正常居民与低发区正常居民相比,机体是否缺锌及机体缺锌对食管癌变的影响,尚无定论,且国内外报道甚少。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对河南省食管癌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酸浸——氟电极法测定郑州市常见蔬菜含氟量,并估算郑州市成人及儿童每天从蔬菜中摄入的氟量,同时对本市常见蔬菜中各类菜的含氟量进行了对比,列出了各类菜含氟量相对大小的顺序,为合理地选用蔬菜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索锌铜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食管癌高、低发区粮食(分别为10份和6份)和两地区正常居民(各30例)的血清、头发中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高发区小麦中锌铜含量分析显著低于低发区,高发区正常居民血清锌铜水平亦分别显著低于低发区正常人。高发区正常居民体内这种潜在性的锌铜缺乏状态很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诱因或共同辅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采用凝胶色谱与紫外吸收分析仪联用技术分离青霉素G中抗原性高分子杂质的方法。青霉素G在凝胶(G-25)柱中分离,用0.025M、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流速(15ml/h/cm~2)用恒流泵控制,样品洗脱峰用紫外吸收分析仪在波长280nm下检测,检测信号用记录仪指示,洗脱液用收集器分段收集。采用本法可省去为求算Kav而进行的复杂手续。用本法分离得的高分子杂质,无抗菌活性,而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7.
8.
以KClO_3氧化盐酸苯肼与盐酸a-萘胺偶合作为测硒的指示反应并研究了其反应条件其测定波长为525nm,线性范围为0~0.4μg/25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0~6检出限为8.8×10~8g/L。用巯基棉分离方法消除其它离子的干扰,用于血清中痕量硒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肺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 Cu、Zn、Mn、Ni、Cr、Cd 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肺癌患者人群的血清 Zn、Mn 值非常显著低于健康人(P<0.001),而血清 Cu、Ni、Cr 值则非常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血清 Cd 值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提示上述六种微量元素都有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或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