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展翔 《天津护理》2010,18(6):325-326
总结36例MRI立体定向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确保此类手术的成功,要求手术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的心理和手术器械的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外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为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改进方法.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3月份外科出院病例240例进行回归性调查.结果:抽查的240例中有152例应用抗生素,应用率是63.3%,以单种药物为主,药敏率为4.2%.个别药物预防性用药大于治疗性用药,存在应用指征宽、疗程长等不合理现象.结论:通过调查发现外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有:个别药物用药指征宽,使用抗生素起点高,使用疗程长,不注重细菌学检查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等.  相似文献   
3.
展翔 《吉林医学》2012,(30):6594-659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显影技术在肝癌介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4例肝癌介入患者,术前均实施多排螺旋CT血管显影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期指导介入治疗。结果:供血动脉包括腹腔动脉34例、肠系膜上动脉10例;病灶内动静脉漏包括动脉一体静脉漏6例、动脉—门静脉漏4例;癌栓部位包括门静脉主干11例、门脉右支9例、门脉左支7例;病灶强化程度包括明显27例、中等8例、不明显9例;病灶大小包括大于10 cm病灶19例、5~10 cm病灶16例、<5 cm病灶9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显影技术应用于肝癌介入,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展翔  徐玫 《中国药业》2009,18(6):25-2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将提取的血样用溴苯乙酮在一定条件下衍生化后进行色谱分析。采用Elite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5nm。结果丙戊酸钠的保留时间为8.14min,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6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37%,其他常用抗癫痫药物不干扰测定,在分析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满足临床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6.
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调查儿科住院患者200份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其中头孢类应用最多。结论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遵循安全,有效原则,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TDM)对肺炎患者用药负荷剂量、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95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替考拉宁负荷给药方式和剂量不同,分为3组,A组:负荷量400 mg q 12 h,静注3次,持续400 mg qd;B组:负荷量400 mg q 12 h,静注2次,持续400 mg qd;C组:负荷量400 mg,q 12 h,静注2次,持续200 mg q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清谷浓度(Cmin)。血常规、CRP、PCT、胸部CT、细菌学情况、ALT、AST、CLcr、BUN、PLT和ALP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 d进行检测。结果:A(14.74±5.25)、B(13.14±4.71)和C(15.36±7.08)3组间C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409),但A组和C组平均值总体比B组略高。3组患者首次Cmin达到10~30 mg·L-1的比率分别78.85%,68.18%,86.67%(P=0.392),但C组满足治疗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第4天根据Cmin值调整剂量后,复测Cmin,3组患者均能达到10~30 mg·L-1。A、B和C 3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848),并极少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替考拉宁时,要规范给予负荷剂量,且有必要进行TDM监测,根据结果调整给药剂量,避免替考拉宁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入2l世纪以来,海洋药物从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到生产应用的研究日趋深入,多种海洋天然产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海洋生物由于其独特的代谢方式,产生的活性物质化学结构丰富多样,分子结构独特新颖具有极大的药用潜力,从海洋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并开发研究新的药物前景广阔。现简述2l世纪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翔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68-69
目的 为临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来郑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门诊及住院的83例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后血药浓度的谷值,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3例患者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治疗窗内的临床总控制率为8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浓度低于50μg/ml的临床总控制率为10.4%,浓度高于100μg/ml临床总控制率为90%,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结论 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对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