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KCNQ1OT1(lnc-KCNQ1OT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63 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组织和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lnc-KCNQ1OT1的表达情况,根据其表达情况及临床病例数据分析lnc-KCNQ1OT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nc-KCNQ1O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在胃癌细胞株HGC-27、MGC-803中,lnc-KCNQ1OT1表达水平较胃永生化上皮细胞株GES-1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nc-KCNQ1OT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P<0.001)明显相关。K-M生存分析显示胃癌患者中lnc-KCNQ1OT1高表达者预后不良(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lnc-KCNQ1OT1的表达量高,其高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并可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lnc-KCNQ1OT1可作为潜在的胃癌预后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与血清中VEGF和bFGF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及组织和血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VEGF,bFGF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ABC-ELISA方法)检测73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bFGF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YEGF:101.8±53.3 ng/L vs 16.1±22.5ng/L,P<0.05;bFGF:152.9±42.7ng/L vs 25.0±11.4ng/L,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均随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而增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1.2%,癌旁组织中VEGF均未见阳性表达,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32.1,P<0.05);胃癌组织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3.0%、癌旁组织中bFGF阳性表达率为(10%),二者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17.7,P<0.05).胃癌患者组织VEGF,bFGF的表达水平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血清bF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39,P<0.01),胃癌患者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bF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91,P<0.01);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1),术前血清bF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4,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EGF,bFGF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复发转移监测、评价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和化疗效果判定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王翠华  吴瑾  周红凤  刘丹  王雯  张波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431-1432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Cx26、Cx32、Cx43、Cx45在转化的人胃细胞系(GES-1)、胃高分化腺癌细胞系(N87)和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系(BGC-823)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x26、Cx32、Cx43、Cx45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分析该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分化胃癌细胞株中。Cx26、Cx32、Cx43、Cx45表达呈现1个由高水平到低水平表达直至无表达的梯度分布,既Cx26、cx32、Cx43、Cx45在GES-1中高水平表达,在N87表达减少,在BGC-823中无表达,并且表达部位有差异。结论Cx26、Cx32、Cx43、Cx45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组织胺药物临床常用,但服该类药物中毒的并不多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1例抗组织胺药物中毒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我院1997~2000年间共接治和抢救抗组织胺药物中毒11例(患者年龄3~13岁)。其中异丙嗪中毒5例,男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EGF、bFGF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复发转移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ABC-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乳腺腺瘤患者(P<0.05),也明显高于同组患者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P<0.05).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与bF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10,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组化疗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比健康体检者及无病生存组明显增高(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组化疗后CR+PR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化疗前明显减低(P<0.05);化疗后NC+PD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化疗前略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组化疗后CR+PR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NC+P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而且与化疗疗效有关,提示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乳腺癌的诊断、客观预测肿瘤的复发转移、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组织的p53、MVD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ABC-ELISA方法)检测73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P53和CD34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VEGF:101.8±53.3ng/Lvs 16.1±22.5 ng/L,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随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而增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1.2%,癌旁组织中VEGF 未见阳性表达,P<0.05;胃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1).胃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MVD值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于胃癌癌旁组织,并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表达水平分别与p5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16,P<0.01;r=0.290,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表达水平分别与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4,P<0.01;r=O.512,P<0.01);胃癌患者p53与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1,P<0.01).结论:胃癌患者VEGF、p53与MVD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术前诊断、判断转移危险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表达,并观察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ABC-ELISA方法)检测93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bFGF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该93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和20例乳腺腺瘤组织中VEGF、bFGF和CD34的表达。结果①术前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乳腺腺瘤患者,与原发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组织VEGF、bFGF阳性表达率、MVD值分别高于乳腺腺瘤患者,与原发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②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与组织VEGF、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患者组织VEGF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1),血清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与组织VEGF、bFGF表达水平分别与MVD值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VEGF、bFGF及MVD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乳腺癌术前诊断、判断转移危险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艾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在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康艾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46例)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40例),治疗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别为76.09%和72.50%(P>0.05);治疗组血液及非血液毒性多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减轻化疗毒性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周红凤  吴瑾  王雯  栾英红  赵宁  陈桂云 《肿瘤》2007,27(9):733-736
目的:探讨VEGF、bFGF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复发转移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ABC-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1)术前未作放化疗的胃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也明显高于同组患者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P<0.05)。(2)术前未作放化疗的胃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3)术前未作放化疗的胃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与bF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9,P<0.01)。(4)胃癌患者复发转移组化疗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比健康体检者及无病生存组明显增高(P<0.05)。(5)胃癌患者复发转移组化疗后CR PR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化疗前明显减低(P<0.05),胃癌患者复发转移组化疗后NC PD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化疗前略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患者复发转移组化疗后CR PR组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NC PD组明显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VEGF、bFGF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而且与胃癌化疗疗效有关。血清VEGF、bFGF可能成为胃癌的诊断、术后随访、复发转移监测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苯美司提高术后辅助化疗的消化道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102例术后辅助化疗的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化疗加乌苯美司(30mg/d,口服),连用6个月;对照组(51例):单纯化疗LOHP-CF-5-Fu方案连用6个周期。全部病例均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采空腹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IL-Ⅱ活性及SIL-2R表达水平。以化疗前、化疗6个周期后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测试来综合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①式验组化疗3个周期后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IL-Ⅱ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4.70,4.58,5.10;P&;lt;0.05),化疗6个周期后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IL-Ⅱ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11.65,5.28,9.20;P&;lt;0.05);而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在化疗3个周期后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93,0.39。1.99;P&;gt;0.05);至化疗6个周期后各指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7.02,5.01,6.80;P&;lt;0.05);试验组SIL-2R水平化疗6个周期后较化疗前显著降低(t=11.85;P&;lt;0.05),而对照组SIL-2R水平治疗前与治疗6个周期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98;P&;gt;0.05)。②试验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KPS评分及体质量与化疗前相比下降率仅为33%(16/49)和26%(13/49),稳定率达63%(31/49)和69%(34/49),且有2例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KPS评分及体质量增加;对照组化疗6个周期后较化疗前KPS评分及体质量明显下降,下降率达61%(19/31)和68%(21/31),稳定率为39%(12/31)和32%(10/31)。两组KPS评分及体质量的稳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95。13.61;P&;lt;0.05)。结论:乌苯美司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减轻化疗给患者造成的机体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剂用于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