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测定ER、PR的必要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31例Ⅱ~Ⅲ期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CMF、CAF或CTF、AT等不同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ER和PR的检测,以了解新辅助化疗前后ER和PR的变化。结果E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44.39%,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表达率为63.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4,P〈0.05)。P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60.99%,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表达率为60.0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26,P〉0.05)。结论由于新辅助化疗对部分ER、PR的表达有影响,且与化疗疗效有关,所以必须在对所有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前后ER、PR的测定,为以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认为TA方案优于CAF或CTF方案,CAF或CTF方案又优于CMF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在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COX.2:71.95%(59/82)比8.54%(7/82),z。=68.56,P〈0.001;Ki-67:64.63%(53/82)比13.42%(11/82)。X2=45.20,P〈0.001]。②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cox.2:rs=O.349,P〈0.05;Ki.67:rs=0.305,P〈0.05)、淋巴结转移(cOx-2:rs=0.336,P〈0.05;Ki-67:rs=0.419,P〈0.01)、脉管侵犯(cOx-2:rs=0.235,P〈0.05 ki-67:rs=0.461,P〈0.01)及组织学分级(cox-2:rs=0.434,P〈0.01;Ki-67:rs=0.378,P〈0.05)均呈正相关;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s=0.365,P〈0.01),而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此无关(rs=0.135,P〉0.05);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皆与患者是否绝经无关(cox-2:rs=O.172,P〉0.05;Ki.67:rs=0.163,P〉0.05)。③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幻.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s=0.475,P〈0.01)。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COX-2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71.95%和64.63%,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01);COX-2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O.05)。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8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切除转移病灶、转移灶旁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生长抑素受体测定,将上述三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与该86例患者第一次术后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复发转移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分别为25.58%-51.16%、2.33%-4.65%和0%;86例复发转移的癌组织与首次发病时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分别为38.37%和70.93%;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后癌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明显低于首次发病时的表达率,此类患者病期晚、预后差,对于这类患者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前应力争获取癌组织,以便选择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0岁以上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内分泌治疗对ER、PR、C—erbB-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本组36例每日口服三苯氧胺两次,一次10mg,疗程60~90d。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均行ER、PR、C—erbB-2测定。结果36例ER、PR阴性表达率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分别为16.78%、11.11%;治疗后分别为5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表达率分别为13.89%、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三苯氧胺可下调ER、PR的表达,抑制肿瘤生长,使部分病例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6.
朱红  曹长春  吴骥  刘从兵  侍孝红 《吉林医学》2011,(19):3869-3871
目的:评价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63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57/63),FNAC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95.45%和90.48%。结论:FNAC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48岁.因左侧上腭无痛性肿块渐进性增大2个月就诊.1个月前发现左侧上前牙后方一肿块,无不适,抗生素口服治疗,肿块无变化.近1个月来肿块增大伴隐痛.于2012年2月1日收住口腔科病房.专科检查:左侧上腭见一1.5cm×1.2 cm× 0.5 cm肿块,表面黏膜色泽正常、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双侧颌下及颈部浅表淋巴结未扪及.上颌骨CT增强扫描加三维成像(利用容积再现技术)检查:左侧腭部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1.4cm,其所在部位骨质部分缺失,向上突入下鼻道,增强无明显强化,双侧下鼻甲稍大,鼻中隔略呈S形改变.诊断:左侧腭部软组织结节,性质待定(见内页4图1-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原发灶激素受体(HR)阴性(HR~–)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HR阳性(HR~+)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原发灶HR~–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HR~+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内分泌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内分泌治疗组患者放化疗结束后口服三苯氧胺,2次/d,10 mg/次,5年;对照组放化疗结束后未予口服三苯氧胺。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内分泌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肿瘤直径、术前TNM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5个月。内分泌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复发转移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治疗组患者的3、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分泌治疗组患者5年累积无病生存和累积总生存效果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乳腺癌患者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分子分型,内分泌治疗或许可以提高原发灶HR~–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HR~+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癌旁乳正常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癌旁正常乳腺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3.50%,与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率为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7.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