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各年龄段与不同生殖道疾病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类型分布状况,为深圳地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反向杂交技术分别对2005年1月~2005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801例可疑患者进行23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其中包括18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及5种低危亚型(HPV6,11,42,43,44)。结果HPV阳性检出率为17.5%(140/801),其中高、低危型检出率分别为16.9%(135/801)与2.6%(21/801),高危型中主要为HPV16,58感染,低危型中主要为HPV11感染。不同生殖道疾病(宫颈炎性病变、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0~30 y,31~40 y,40~50 y和>50 y各年龄组中HPV阳性的比率为32%,38.5%,22.4%和7.1%。结论HPV11,16,58是深圳地区HPV感染的主要型别,20~50 y为感染的高峰人群,对HPV阳性者进行定期的跟踪,是防治尖锐湿疣与宫颈癌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和正常妇女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基因Val34Leu的多态性,探讨其与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57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和153例正常妇女的F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性。[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均不存在FⅩⅢVal34Leu的突变。[结论]深圳地区正常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FⅩⅢVal34Leu的突变规率很低,FⅩⅢVal34Leu的突变可能不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危型HPV型别、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载量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07例宫颈组织细胞样本进行8种高危型HPVDNA(主要高危型:HPV16,18,45,31和次要高危型HPV33,52,58,67)分型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307例样本HPVDNA与液基细胞学(LCT)检测结果均是阴性236例,两者均为阳性34例;62例HPVDNA阳性结果中LCT阴性28例、宫颈炎26例以及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I~Ⅲ8例,245例HPVDNA阴性结果中LCT阳性9例;LCT阴性者感染HPV主要表现为次要高危型(15/28)与HPV16(12/28)感染,宫颈炎感染HPV主要表现为次要高危型HPV(17/26)、HPV16及HPV16伴随其它型别的多重感染(6/26)和HPV31(4/26)感染,不同型别HPV感染,感染的HPV病毒载量均≥102copies/cell。LCT阴性者与富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炎、CINⅠ~Ⅲ)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毒载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V16与HPV次要高危型感染是宫颈炎与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诱因,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不孕患者中宫颈HPV高危型别感染率及病毒载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不孕患者宫颈细胞中的感染情况,探讨HPV病毒型别及其载量(viral load)对不孕发生的影响。方法对临床130份不孕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和在门诊体检的150份对照组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八种高危HPvDNA分型及定量检测,该八种高危HPV型别为主要高危型:HPV16,18,45,31和次要高危型HPv33,52,58,67。结果不孕组阳性率为25.38%(33/13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1.33%(17/150),两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孕组的33份阳性标本中病毒载量≥10^6为24例,病毒载量〈10^6为9例;对照组的17份阳性标本中,病毒载量≥10^6为4份,病毒载量〈10^6为13份,两组间的病毒载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孕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比正常人群(对照组)高。对不孕组病毒载量的分析表明:不孕组人群中其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此外,本研究还为分泌物核酸检测的定量设置了内标(β-球蛋白),提出可供临床使用的分泌物取样的核酸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巢式PCR及特异引物,建立一种新的乙肝病毒(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的PCR直接扩增检测方法?方法:巢式PCR方法第1轮扩增HBV DNA 逆转录酶rt活性域片段,第2轮PCR上游引物3′末端碱基设计为与HBV DNA rtA181T突变碱基相同的碱基,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即为突变片段?利用该方法,本文检测了43例HBV DNA rtA181T变异标本,分析该方法检测的灵敏性;并比较分析低拷贝HBV DNA水平与高拷贝HBV DNA水平下,该方法与PCR-Sanger测序法检测HBV DNA rtA181T突变的一致性?结果:产物经测序证实,突变检测引物巢式PCR法能扩增出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在HBV DNA水平为24 U/?滋L?rtA181T突变株含量低至10%时,该方法仍能较好检测出rtA181T变异片段?对43例不同拷贝水平的HBV DNA rtA181T耐药变异临床标本检测显示,该方法检测灵敏性达100%,常规PCR-Sanger测序灵敏性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巢式PCR及突变引物为基础的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PCR直接检测法能较好地检测HBV DNA rtA181T耐药变异发生;对HBV DNA低拷贝水平下的rtA181T耐药变异检测,该方法灵敏性优于Sanger测序法,且有较好的特异性?这对早期发现HBV DNA耐药突变?及时更改抗HBV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阳离子脂质体 (L ipofectin,L ip)介导的 bcl- x L 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oxynucletide,ASODN)对鼻咽癌细胞株 CNE- 1、CNE- 2 Z细胞体外抑制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硫代修饰型 bcl- x L 反义寡核苷酸 (ASODN) ,与 L ip混合制备成 L ip+oligodeoxynucletide(ODN)复合物 ,处理鼻咽癌细胞株 CNE- 1、CNE- 2 Z细胞 ,用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状态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SODN处理细胞 3 6小时 ,于 40 0 μm ol/ L 浓度条件下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且这一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与硫代修饰型随机序列对照寡核苷酸 (sequence control ODN,SCODN)组及单独脂质体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bcl- x L 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株 CNE- 1、CNE- 2 Z细胞体外增殖活性 ,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封闭 bcl- x L 基因表达实现 ,bcl- x L 反义寡核苷酸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性的基因治疗药物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应用于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传播是宫颈癌与尖锐湿疣发生的重要病因,且HPV多重感染是宫颈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已经确定的HPV型别有100多种,其中42种与生殖道疾病有关,不同地区HPV感染类型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反向斑点杂交法,可同时检测23种HPV型别,包括18种高危型与5种低危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数量变化及白细胞介素(IL)-21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水平在CITP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C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CITP组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技术测定外周血Tfh细胞的数量与比例,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1水平,采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测定血液中抗GPⅡb/Ⅲa、GP Ib/Ⅸ自身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TP组Tfh细胞比例显著升高,IL-21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抗GPⅡb/Ⅲa、GPIb/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6.7%、43.3%,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 Tfh细胞、效应细胞因子IL-21、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在CITP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为CITP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插入和缺失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7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153例对照组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PAI-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4G/4G为26.3%,4G/5G为54.4%,5G/5G为19.3%,4G等位基因频率为0.535,5G等位基因频率为0.465;对照组PAI-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4G/4G为21.6%,4G/5G为56.2%,5G/5G为22.2%,4G等位基因频率为0.497,5G等位基因频率为0.50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发病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式进驻高原致急性高原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进驻高原致急性高原病(AHAD)发病情况。方法:2009及2010年,某部两次进驻高海拔地区施工。2009年于6月下旬乘车由营区(海拔1400 m)出发,于第5天抵达目的地(海拔5400 m);2010年,于3月下旬乘车由营区出发,于第3天抵达喀喇昆仑山三十里地区(海拔3780 m),在该地域习服45天后,分3批次进驻目的地(海拔5400 m)。比较两次进驻高原时AHAD发病情况。结果:2010年AHAD发生率、重症AHAD发生率及后送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2009年(P〈0.05,P〈0.01)。结论:部队进驻高原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行军途中,一定要本着"阶梯性适应"原则,进行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