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治进行探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去除各种诱因、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加之抗生素及化痰止咳等药物应用,治愈34例,治愈率85.0%,有6例(15.0%)转为慢性支气管哮喘.结论 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可能,常规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来确诊,作为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降脂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治疗蛆43例,均采用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2粒/次,2次/天,连服12周,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结论:社区干预能有效调节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3.
九江市精神疾病及其残疾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九江市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及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状况。方法: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评定工具,对九江市11个抽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市辖区55户,市辖县550户,共调查2636人。在≥15岁人口中,各类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24.33‰,终生患病率为27.80‰,精神残疾率为8.94‰,智力残疾率为4.97‰。在≥7岁人口中,精神发育迟滞的时点患病率为3.31‰。在调查的总人口中,精神残疾率为6.83‰,智力残疾率为3.79‰。结论:心境障碍患病率居首位,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居2、3位,酒依赖患病率升高,均应列为防治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8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158 例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平喘汤进行治疗,4 周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过程中,可考虑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对该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失眠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10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将3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应用数字化脑电图仪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各波功率值及总波功率值。于治疗前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脑电波总波功率值、口波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脑电波,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76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的患者38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患者38例(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pH值、PaCO2、PaO2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冯艳翠  黄纪文   《中国医学工程》2012,(9):43+45-43,45
目的探讨大剂量心律平用于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大剂量心律平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总有效率为82.1%,在加强安全保护的情况下,不良反应率为28.6%,情况均轻微。结论采用大剂量心律平对顽固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疗效高,作用迅速;加强安全监护,可以降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7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的患者38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患者38例(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pH值、PaC02、Pa02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分析氟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脉压差(PP)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32例,在常规降压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和常规治疗组(30例,予以常规降压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月及1年时血脂、PP及颈动脉IMT差异。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后6月开始各血脂指标及PP[(66.9±7.3)mmHg比(53.1±6.2)mmHg]、IMT[(0.97±0.42)mm比(0.76±0.29)m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压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