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验证"方证相关"的客观存在。方法: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补阳还五汤和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观察内皮细胞活性改变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血管内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3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表达。结果: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空白血清组比较,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与肝阳上亢加空白血清组比较,细胞活性较高,vWF,TM,EPCR含量较低,差异显著(P<0.01);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或P<0.05);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摸索简单易行的方法诱导草酸钙型肾结石小鼠模型,为后续药效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组(C组),B组灌胃给予诱石剂(含0.75%乙二醇和0.75%氯化铵的水溶液),C组灌胃给予诱石剂(含1%乙二醇和1%氯化铵的水溶液),1 m L/次,3次/d,连续28 d进行造模,A组平行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观察小鼠的进食进水情况,生命体征,行为活动及体毛变化,于造模后7、14、21、28 d收集24 h尿液进行草酸和钙含量的测定,于末次造模后处死小鼠,剖取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于造模第3天开始,B、C组小鼠均出现后肢无力爬行,食欲减退,体毛呈进行性晦暗无光泽,C组小鼠的表现比B组小鼠严重;造模7 d后,模型组开始出现不同数量的动物死亡,且C组死亡率高于B组;B组和C组小鼠尿液中草酸、钙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1),B组尿草酸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0.01),而尿钙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病理学结果表明,A组小鼠肾小管未见扩张和草酸钙晶体沉积,B组、C组小鼠肾组织均出现肿胀,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变性、坏死,肾间质有明显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表面点状分布白色结晶或钙化,在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有大片结晶存在,且B组的成石率比模型C组高。结论:采用0.75%乙二醇及0.75%的氯化铵混合溶液作为诱石液,可成功诱导死亡率低、成石率高的草酸钙型肾结石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子菜鲜、干品寒凉药性的程度差异.方法 通过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变化,记录小鼠在高、低温区的停留比例,检测小鼠肝组织SDH、Na+/K+-ATP酶活性及下丘脑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含量.结果 动物实验结束后,与体盛组比较,体盛+白子菜鲜、干品组小鼠肛温降低,在高温区停留比例升高,肝组织SDH、Na+/K+-...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芒果叶水煎液、去芒果苷芒果叶水煎液和芒果苷镇咳祛痰的药理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浓氨水诱咳法、二氧化硫诱咳法、酚红排泌法观察三种药物的镇咳以及祛痰作用.结果:三种药物的高、中剂量均能极显著地抑制浓氨水及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三种药物均具有祛痰作用,以芒果苷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三种药物均具有镇咳祛痰作用,芒果苷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揭示白茅根、艾叶止血与药性寒热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分别建立血热出血和虚寒出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观察白茅根、艾叶对血热出血和虚寒出血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白茅根高剂量能显著缩短血热出血动物模型的PT、APTT和TT,对FIB无显著影响;艾叶高、低剂量能显著缩短虚寒出血动物模型的PT、APTT、T T和FIB;两者还能不同程度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但作用不显著。结论白茅根高剂量对血热出血大鼠止血效果显著,其止血主要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酶、内外源共同途径有关,与纤维蛋白系统无关;艾叶高、低剂量对虚寒出血大鼠有显著止血效果,止血主要与内源性凝血酶、外源性凝血酶、内外源共同途径和抑制纤维蛋白系统有关;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为止血效果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胎盘抗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人胎盘中分离纯化一种胎盘抗凝蛋白 (theanticoagulationprotein ,PAP) ,并对其生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人胎盘抗凝蛋白 ,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其抗凝活性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测定其蛋白分子量 ,用等电聚焦法测定蛋白的等电点。结果 从人胎盘中分离纯化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 4 9× 1 0 4,等电点约为pH4 9的单聚体抗凝蛋白。该蛋白能延长APTT时间 ,且延长的时间与剂量成线性关系 ,得率占胎盘总重量的 0 0 1‰。结论 此方法成功地从人胎盘中纯化出一种抗凝蛋白。该蛋白的性质与膜联蛋白Ⅴ比较相似 ,可能是属于膜联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7.
壮药神仙草的性状及民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药神仙草经鉴定为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DC.],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可药、食两用,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在医疗及保健方面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特征及患者用药之后的反应而高度概括的一种理性认识。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的准确辨证施药,对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和繁衍生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药性理论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概念内涵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补泻、润燥、滑涩、刚柔、走守、峻缓等内容。可见,以走守概括中药的作用特征,亦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虽然历代医家对中药走守药性的论述尚显凌乱,但该药性对于阐释药物作用机理以及临床选药、配伍组方的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具有临床基础和药学基础双重学科性质,是一门医药交叉的二级学科。l临床中药学是中医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提高临床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对培养优秀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诊治水平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临床中药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校中药学2006年被评为广西精品课程,根据广西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同时成为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精品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几年来,我们努力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在中药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教材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不揣浅陋,分享于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