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前,西医治疗干眼的方式主要是以局部人工泪液对症治疗,但长时间滴用人工泪液疗效欠佳,应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人工泪液,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鉴此,介绍韩红波教授在临症中治疗重症干眼的一点经验,进一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尤其是重症干眼提供临床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导下设计的记忆训练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VD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基于艾宾浩斯曲线设计的记忆训练及常规模式的认识训练,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记忆训练前后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各子项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基于艾宾浩斯曲线指导下设计的记忆训练可明显改善VD患者认识功能,且较常规认识训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2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给予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亲缺铁性贫血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关联,进而为本病的预防和控制其病变程度提供可能科学依据。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01/2021-07因首次(出生30d左右)ROP筛查就诊于我院并且确诊为ROP的317例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观察母亲缺铁性贫血与ROP发病、ROP分期的关系,母亲缺铁性贫血Hb及血值特征、母亲缺铁性贫血平均孕龄、孕周及婴儿出生体质量与ROP分期的关系。

结果: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母亲235例(74.1%),82例(25.9%)母亲无铁缺乏。其中轻度贫血母亲194例(82.6%),其ROP患儿Ⅰ期119例和Ⅱ期75例; 中度贫血母亲39例(16.6%),其ROP患儿Ⅱ期8例、Ⅲ期22例和Ⅳ期9例; 重度贫血母亲2例(0.9%),其ROP患儿均为Ⅳ期; 本次未发现Ⅴ期及阈值病变ROP患儿和极重度贫血母亲。与缺铁性贫血母亲相比,铁水平正常母亲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Ⅰ期ROP,但是Ⅱ期ROP在缺铁性贫血母亲中表现更为突出(均P<0.05); Ⅲ期和Ⅳ期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ROP在血铁值正常的母亲中未观察到,但在缺铁性贫血母亲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4%和4.7%(P<0.05); Ⅴ期和阈值病变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ROP在血铁值正常或缺铁性贫血的母亲中均未观察到。与铁水平正常母亲相比,缺铁性贫血母亲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平均孕龄高、孕周短及婴儿出生体质量轻(均P<0.05)。

结论:母亲缺铁性贫血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ROP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母亲贫血越重,其孩子ROP分期可能越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监测和补充铁可有效预防和降低ROP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确诊为晚期胃癌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SOX方案进行化疗,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RR为74.19%,对照组RR为4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003,P=0.0140.05);观察组DCR为93.55%,对照组DCR为7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546,P=0.0330.05);观察组TTP、MST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其毒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毒性为主,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口服孟鲁司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lgE)、免疫球蛋白G4 (lgG4)、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61/64),对照组为84.38%(54/6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的FeNO、TlgE、lgG4、EC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eNO、TlgE、lgG4、ECP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 组患儿的 FEV1、FVC、FEV1/FVC 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FEV1、FVC、FEV1/FVC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儿的C-ACT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ACT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哮喘,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FeNO,血清TlgE、lgG4、ECP和肺功能等指标,控制哮喘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陈垂海  陈静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297-230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率及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区域弱视预防工作提供可能依据。

方法:选取2017-06/2018-02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眼科门诊进行视力筛查的学龄前儿童81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弱视诊断标准统计弱视发病患儿,并将其视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对照组,且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率5.7%(47/818)。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最常见(63.8%),其次为屈光参差性弱视(21.3%),再者是斜视性弱视(12.8%),最后系形觉剥夺性弱视(2.1%)。两组在妊娠年龄、孕产次、孕周、近(弱)视家族遗传史相关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年龄大、孕产次多、孕周短、有近(弱)视家族遗传史均是导致儿童弱视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

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率较高,应予以重视,同时影响因素颇多,而全面开展学龄前视力筛查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口服孟鲁司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氟桂利嗪对无先兆型偏头痛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血浆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耳穴压豆,取双侧脑、颞、神门、交感及皮质下耳穴,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其穴区,以双手的拇、食指同时进行捻压,手法由轻到重,直至局部出现酸、胀、麻等感觉,每穴按压约2 min,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近、远期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浆5-HT及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时临床症状评分、血浆CGRP含量均降低(P<0. 05),血浆5-HT含量明显增加(P<0. 05)。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的控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1个月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时,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浆CGRP含量均降低(P<0. 05),血浆5-HT含量升高(P<0. 05)。结论: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时予以耳穴压豆干预,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近、远期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与升高血浆中的5-HT及降低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