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SQI、IS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7.5%(3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失眠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于脑病科、针灸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每日1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平衡火罐疗法(每周2次)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疲劳程度、情绪状态、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S、HAMD、HAMA、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火罐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3.
刘翠  邱耀  何鑫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33-173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居家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照顾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居家照顾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技能培养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基于微信为主导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脑卒中居家照顾者照顾负担、照顾行为、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居家照顾者个人负担、责任负担、总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疾病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情绪管理、康复锻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微信群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脑卒中居家照顾者照顾负担,促进照顾行为能力的养成.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眩晕症状发生情况并探索可能影响因素,为预防卒中患者发生眩晕提供线索。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市某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眩晕症状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眩晕症状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84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年龄35~82岁,男女性别比为1.15∶1,合并糖尿病患者394例,占46.73%,合并高血压患者403例,占47.80%,合并血脂异常者351例,占41.64%,合并冠心病者414例,占49.11%。卒中患者中有眩晕症状者295例,发生率为34.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OR=1.578)、高血压(OR=2.079)、性情易怒(OR=1.870)、容易精神紧张(OR=2.079)、血脂异常(OR=1.657)的脑卒中患者发生眩晕症状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眩晕症状风险较大,危险因素与卒中危险因素一致,包括吸烟、负性情绪、精神紧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及时对该类人群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眩晕症状的发生,改善该人群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小春  邱耀  王明威  张旭龙 《新中医》2021,53(17):194-19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积极高效的康复护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目前,基于中医的特色及优势,中医康复护理在吞咽障碍护理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故从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疗法、艾灸、中药冷热刺激、中医综合护理等几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