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处理方式对HCV结构区基因重组体诱发小鼠产生抗体的影响窦骏刘克洲陈智沃建尔刘勇何南祥章明太王信子陈离伟为寻求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免疫的最佳动物实验方法,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重组体pCD-HCV1诱发BALB/c小鼠产生抗体的影响,用含有HCV...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的慢性携带HBsAg的母亲,对出生的婴儿在围产期传播乙型肝炎很重要,但文献指出,这种传播率是不一致的。早先的研究认为慢性HBsAg阳性的母亲很少对其新生儿传播肝炎,但最近从世界各地HBsAg携带者高度流行的报告来看,新生儿的传播率高达40~52%。传播似乎发生在分娩时或分娩前后,以致多数婴儿在出生后3~6个月可检出HBsAg。通常受感染的婴儿,HBsAg可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约有30~45%的乙肝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而且母婴传播最容易形成慢性带毒。乙肝疫苗或乙肝疫苗合并HBIG的使用,可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率75~90%。但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V感染力、是否需要再次免疫、再免的适宜时间等均有待深入研究。我们对1982~1984年间应用美国NIH乙肝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流行高发区,1979年全国部分地区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3%(RPHA)。乙肝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人群中大量慢性HBsAg携带者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及其阻断方法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于1980年对80名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更为快速的免疫应答,用30μg/ml乙肝血源疫苗以0、2、6周免疫程序对68名HBsAg阳性母亲婴儿作了阻断HBV母婴传播免疫效果的观察,并与常用的0、1、6接种方案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BIG合用乙肝疫苗或单用疫苗组产生抗-HBs(〉10mIU/ml)血清转换率于T6m、T12m时分别为91.89%和83.87%,81.08%和83.87%。短程和常规免疫方案婴儿所产生的保护性抗-H  相似文献   
6.
7.
50名 HBsAg 阳性母亲的婴儿,用国产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采用0、1、6三剂方案,每剂20μg/ml,肌肉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后1、3、6及12个月时,抗-HBs 阳性率分别为20%、44%、72%与82%;S/N 均值分别为4.98、20.85、60.79与86.72。6月龄时,16名 HBeAg 阴性母亲的婴儿,HBsAg 全部阴性;34名 HBeAg 阳性母亲的婴儿,6名 HBsAg 阳性,占17.6%(6/34),可降低婴儿 HBsAg携带率76.5%。根据血清学检测,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反应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患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在围产期将HBV直接传播给婴儿。此种传播是构成HBV慢性携带状态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毒赖以在人群中保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将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现状作一介绍。一、与传播有关的一些因素 1.母血e抗原/e抗体系统与婴儿HBV感染:Okada等指出:HBeAg(e抗原)阳性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率达100%,但抗-HBe(e抗体)阳性者不能将HBV传播给婴儿,因而认为e抗原可作为HBV携带者母亲能传播给婴儿的一个指标。Beasley等的研究认为,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85%为HBsAg阳性,而e抗原阴性母亲仅31%的婴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纯中药研制而成的乙肝灵和清开灵联合对32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为期1月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其中慢活肝临床症状显著转率30.45%(7/23),总有效率为78.3%(18/23),肝功能好转率总有效率为69.6%(16/23);慢迁肝临床症状显著好转率为55.6%(5/9),总有效率66.7%(6/9),肝功能总有效率也为66.7%(6/9),同时2药联合应用对乙肝血清学指标HBeAg、HBVDNA、HBsAg等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三地区职业供血员丙型肝炎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三地区职业供血员丙型肝炎的血清学调查刘勇,赫文祥,王惠军,章明太,何南祥,王忠发,陈智,刘克洲,陈明华我们对我国三地区602名职业供血员进行丙型肝炎的血清学调查,其中河北中部201名,浙江中南部196名和东海某群岛205名,以供全血为主。并以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