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3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其中18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减压和后路枕颈内固定术:15例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不可复型仅行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6~96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上颈段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9.3%。发生颅内感染1例,前路钢板松脱1例。结论:与常规减压方法相比,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细、准确,术中与助手可协同操作。  相似文献   
2.
钱女士遇到的婚姻危机在当前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正视这一危机,并从危机中走出来,冷静处理矛盾,消除危机,在动态中维护家庭的幸福和稳定。至少需要思考4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其成骨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评估其成骨效应。方法 取南海澄黄滨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制成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人工骨,并将其与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几丁糖复合制成了三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人工骨,将此三种不同配型的复合人工骨和单纯CHA人工骨分别植入四组24只SD大白鼠肌肉内。手术后2、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计数高倍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和炎性细胞数量。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处理系统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期取材结果显示:B组(CHA rhBMP2)和D组(CHA rhBM2P 几丁糖)的单位视野内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单纯CHA)和C组(CHA 几丁糖):而C组和D组的单位视野内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即D组人工骨的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多、炎性细胞少。结论 rhBMP2-几丁糖/CHA复合人工骨不但具有显著的成骨诱导作用,还具有炎症反应轻及持续的诱导成骨作用,是一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4.
TARP钢板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9月,对13例陈旧性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口腔内科3种不同的根管填充材料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笔者所在门诊收治的各类牙髓炎、根尖周炎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共213例,330颗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A组)、Cortisomol糊剂(B组)以及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C组)进行根管填充,比较3组根管填充治疗1周后患者疼痛情况及术后1年的治愈率。结果根管治疗1周后,A组疼痛发生率为13.6%,B组为16.4%,C组为28.2%,C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1年后A组治愈率为91.2%,B组为90.0%,C组为79.1%,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的操作条件下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比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有更好的疗效,是较为理想的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在经口咽入路治疗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7~65岁,平均39岁;其中创伤性寰枢椎脱位17例,游离齿状突合并寰枢椎脱位8例.均实施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内固定手术,寰椎采用前路侧块螺钉固定,枢椎采用逆向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CT扫描观察术后钉道情况,测量螺钉的外倾角、下倾角、螺钉长度等.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寰齿间隙(ADI)评估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共置入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50枚,平均手术时间145 min,平均出血量94 mL.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平均外倾角为20°、下倾角为15 °、螺钉长度为28 mm.24例患者术后获得10~25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JOA评分(15.7±1.1)分和末次随访时(16.0±0.7)分较术前(8.9±1.7)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I由术前(8.7±1.5) mm改善为术后(0.8±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7,P<0.05).结论 经口咽入路实施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是可行的,但该技术具有一定风险,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审慎开展.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 男性患者,19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2年余,颈部活动受限1年”于2013年6月3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2年余,逐步增大,未予重视及特殊诊疗,1年前开始出现颈部活动受限,以旋转受限为主,无四肢麻木、疼痛,无踩棉花感、胸腹部束带感,后自觉肢体轻微乏力,持物尚可,无寒战发热、午后盗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消瘦、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CT及MRI检查结果考虑“寰枢椎占位并软组织浸润”,予颈胸腰支具固定,后转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8.
9.
大肠癌致肠梗阻31例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31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Ⅰ期切除吻合14例;Ⅰ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10例,无吻合口漏;死亡2例。结论重视对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正确诊断,防止误诊,合理选择术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肿瘤的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 对我院2002年7月~2007年7月手术治疗的19例海绵窦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3例经硬膜外入路,16例经硬膜下入路.肿瘤全切率68.4%,次全切率21.1%.1例因术中大出血终止手术.出现新的动眼神经、视神经或外展神经功能障碍4例.结论 根据手术中所见可对肿瘤切除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