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菟丝子总黄酮通过卵泡刺激素(FSH)-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轴对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 【方法】 从68只雌性SD大鼠中抽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构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将成功建模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每组12只。抑制剂组灌胃H-89 0.1 mg/kg,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灌胃H-89 0.1 mg/kg+菟丝子总黄酮 530.1 mg/kg,菟丝子总黄酮组灌胃菟丝子总黄酮530.1 mg/kg,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4周,每周休息1 d。给药4周后,称取各组大鼠卵巢湿质量,计算卵巢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 法检测卵巢组织中 cAMP 含 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蛋白激酶A(PKA)及磷酸化PKA(p-PKA)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进食、二便、毛色、动情周期出现异常,卵巢萎缩明显,卵泡数量、黄体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进食、二便、毛色、动情周期异常情况更严重,卵巢萎缩更明显,卵泡与黄体数量更少,而抑制剂组+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大鼠进食、二便、毛色、动情周期,卵巢、卵泡与黄体数量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降低,FSH、FSH/LH、E2水平升高,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降低,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升高,FSH、FSH/LH、E2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升高,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升高,FSH、FSH/LH、E2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升高,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比较,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升高,FSH、FSH/LH、E2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升高,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菟丝子总黄酮可能通过FSH-cAMP信号轴改善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漯河市农村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3月至4月在漯河市随机抽取6007名年龄为21~65岁已婚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07例农村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23.4%,其知晓率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漯河市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应采用适合农村妇女的宣教方式对其进行宫颈癌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抗缪勒管激素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PCOS组)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参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性激素与抗缪勒管激素水平,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T、LH水平和LH/FSH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1);AMH诊断PCOS的特异度与T、LH和LH/FSH单项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分别与T、LH和LH/FSH联合检测及AMH+T+LH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特异度与AMH单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41.44pmol/L为诊断PCOS的临界值,AMH诊断PCOS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H和LH/FSH(P<0.05),与T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T或LH两项联合检测及AMH+T+LH联合检测(并联试验)的敏感度高于AMH单项(P<0.05),AMH与LH/FSH比值联合检测敏感度与AMH单独检测的敏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MH诊断PCOS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H/FSH,与LH或(和)T联合检测则有更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随着肥胖患者不断增多,通过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探讨肥胖发生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及脂肪细胞决定和分化依赖因子1和类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ADD1/SREBP-1c)为前脂肪细胞系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其他的调节因子如糖皮质激素(G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生长激素(GH)等大多通过这些关键转录因子发挥诱导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疾病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功血 )是妇科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经典治疗方法多采用子宫切除或瘤体切除。前者导致了子宫的丢失 ,这在年轻妇女中很难接受 ,近年来保留子宫和生殖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GnRHa ,易出现雌激素水平降低 ,带来心血管、代谢等方面的问题 ,且停药后易出现反弹复发。介入栓塞治疗有导致卵巢早衰的危险 ,不适于要求生育妇女[1 ] ;而射频介入微创治疗技术 ,方法简单 ,效果独特 ,且易被患者所接受 ,现将我院开展的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 (粘膜下肌瘤和子宫颈肌瘤 )和其它子宫良性疾病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比较2009-03—2011-0136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40例同期开腹行该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病率等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且与开腹行此类手术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不失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剖宫产25例,产后出血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阴道分娩37例,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16.2%。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联合治疗血小板仍持续下降给予输注血小板治疗6例。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7例,无颅内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相关出血性疾病,且血小板计数均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妊娠合并ITP孕妇安全有效的方法,分娩方式选择由产科情况决定。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虽产后出血率增加,但对围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A、B两组, A组为低蛋白血症组,共72例, B组为非低蛋白血症组,共51例。结果 A组患者入院血压、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发病及终止妊娠孕周早于B组(P〈0.05);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病早,并发症发生率高,母婴预后不良。因此可将血浆白蛋白变化作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常规监测指标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蛋白(HPV L1壳蛋白)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及转归的价值以指导宫颈病变的临床处理。方法 选择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高危型HPV(HR-HPV)阳性的312例妇女,进行TCT检查并行HPV L1蛋白检测,对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92例妇女随访2年。结果 最终病理证实CINⅠ92例,CINⅡ63例,CINⅢ37例。CINⅠ患者中HPV L1壳蛋白阳性率高于CINⅡ、CINⅢ(P<0.05),HPV L1壳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325)。未手术组中,HPV L1蛋白(+)患者的病变转阴率高于LHPV L1蛋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中,HPV L1蛋白(+)患者的病变转阴率高于LHPV L1蛋白(-)患者(P<0.05),CINⅡ中,未手术组HPV L1蛋白(+)患者的病变转阴率高于LHPV L1蛋白(-)患者(P<0.05)。结论 结合HR-HPV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L1壳蛋白检测可以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及其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肥胖患者不断增多,通过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探讨肥胖发生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及脂肪细胞决定和分化依赖因子1和类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ADD1/SREBP-1c)为前脂肪细胞系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其他的调节因子如糖皮质激素(G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生长激素(GH)等大多通过这些关键转录因子发挥诱导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