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 acid,AA)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观察甘草酸是否可以减轻 AA对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 ,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5 % FCS RPMI- 16 4 0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L L C- PK1)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 ;荧光染色观察活细胞数目 ;酶动力学检查 L DH活性 ,比色法检测 NAG水平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细胞结构。结果 1AA4 0、80、16 0μg/ ml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结晶紫 OD值显著减少 ,与无 AA对照组比较 P<0 .0 1。 2甘草酸二铵 (diammoniumglycyrrhizinate,DG)在 5、10、2 5 μg/ ml时结晶紫 OD值与无甘草酸对照组比较 P>0 .0 5 ,甘草酸在 5 0 μg/ ml时 P<0 .0 5 ,10 0 μg/ ml、2 0 0μg/ ml时 P<0 .0 1,提示大剂量甘草酸可改善 AA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3在 AA4 0μg/ ml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 ,无甘草酸组的细胞存活数目逐渐减少 ,而甘草酸 (10 0μg/ ml、2 0 0μg/ ml)作用组 ,活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提示高浓度甘草酸对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甘草酸在 5、10、2 5 μg/ ml时 ,L DH释放率、NAG酶水平与无甘草酸对照组比较 P>0 .0 5 ,甘草酸在 5 0 μg/ ml时 P<0 .0 5 ,甘草酸在 10 0μg/ ml、2 0 0μg/ ml时 L DH释放率、NAG酶明显减少 ,与无甘草  相似文献   
2.
病案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它是患者病情资料的汇总,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部诊疗过程的医疗和法律文献,它在医院的医、教、研、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保的不断深入,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复印病历的要求已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内容之一.病案信息资料的可利用性及不可替代的法律作用日益明显,如何尊重病人的知情权,维护医院的权益是病案管理人员和医生应重视的问题.现就我院2004年病历复印情况作一统计分析.从中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病案既是病人的健康档案资料,也是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客观记录,它不仅反映病人在医院中接受诊疗的情况和诊疗结果,也反映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病案是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料,是考核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最重要的依据。在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时,病案又是进行技术鉴定和判断责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提高医疗质量要从提高病案质量入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仙灵脾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造模组、仙灵脾组及二甲双胍组,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TG)、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仙灵脾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基本状况,治疗组与单纯造模组比较,血糖、TC、TG、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ISI明显提高,二甲双胍组血糖下降、ISI提高优于仙灵脾组(P〈0.05),胰岛素及血脂改善程度两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脾对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改善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AA)对肾小管上皮凋亡及凋亡信号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6只随机分为关木通组与对照组。关木通组按AA20mg·kg-·1d-1灌胃关木通浸膏,对照组灌胃饮用水。于用药第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取肾组织行HE、PAS、Masson染色,肾脏病理分析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PCNA、Caspase-3表达。结果关木通组出现急性小管间质损害,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加重;TUNEL染色显示第4~8周时凋亡指数升高,第12周时凋亡指数下降;PCNA主要表达于损伤的肾小管,其增殖指数在第4周和第8周时显著升高,但第12周时下降;Caspases-3表达水平在8周前显著增高,主要表达在损伤小管及浸润的炎细胞,第12周时表达水平下降。对照组肾小管偶见凋亡细胞,增殖指数维持在一定水平,Caspases-3有少许表达。结论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小管损害,早期主要为肾小管损伤、凋亡,并伴随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后期则以小管坏死、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为特点,Caspase-3表达略下降,且肾小管再生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硬吸管进行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孕38~50d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传统硬吸管行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观察2组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产后出血、漏吸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子宫穿孔发生.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不全流产、漏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人工流产术相比,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具有疼痛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完全流产率高,是终止早孕的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甘草酸及肾十方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26例符合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中药复方汤剂肾十方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酶及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76%;BUN、SCr、尿N-乙酰葡萄胺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方法:对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中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中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同时将所有PD患者按原发病的不同分为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其他继发性肾病组评估比较不同组别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138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3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61例,其他继发性肾病组26例。四组间MQSGA、MIS、Hs-CRP、TNF-α、IL-6、Scr、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相比,MQSGA分值更高(P=0.007)、MIS分值更高(P=0.003);糖尿病肾病组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相比较,MQSGA分值更高(P=0.001)、MIS分值更高(P=0.002),血肌酐水平更低(P=0.035),铁蛋白水平更低(P=0.025);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继发性肾病组相比铁蛋白水平更低(P=0.007)。但体重、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处于严重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马兜铃酸肾病(AAN)肾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6只,SPF级,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26只),模型组用含20mg/(kg.d)马兜铃酸(AA)的关木通浸膏灌胃,对照组用同体蒸馏水灌胃。于第4、8、12周处死动物,取肾组织行HE、PAS、Masson染色,病理学观察分析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分析PCNA、VEGF、TGF-β1蛋白表达,RT-PCR分析VEGF、ET-1、BMP-7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在第4周即可见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并随时间延长而进行性加重,第12周小管间质形态结构紊乱严重,纤维化程度达31.36%;第4周时肾组织PCNA表达明显增高,第8周时呈下降趋势,第12周时在基底膜裸露的肾小管很少有PCNA阳性表达;在第4周TGF-β1、VEGF表达明显增高,随时间延长TGF-β1呈持续高表达,但VEGF阳性表达逐渐下降。RT-PCR检测发现模型组从第4周起VEGF、ET-1mRNA表达明显升高,第8、12周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BMP-7随着病变进展表达逐渐减少,第12周达最低水平。结论肾小管严重损伤及快速进展的早期纤维化是AAN的特征之一;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能力严重受损,促修复和抑纤维化因子表达不足,而致纤维化因子高表达,可能是AAN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六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其中恩替卡韦单一治疗的为对照组(n=75)、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为观察组(n=7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AST、ALT与TBIL水平评估肝功能改善情况,最后再记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5)。两组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肝功能,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