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仲景名方,主少阳阳明合病。曾宪玉主任师从胡希恕经方学派大家,临床基于六经辨证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良好。现将曾师关于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要点与应用原则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由小柴胡汤去党参、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而成,是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1]。皮肤科疾病病种繁多,病机复杂,多数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少阳阳明合病的特点,用于皮肤病治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皮肤病常见症状之一,在水痘,急性丹毒,多形红斑,急性荨麻疹,脓疱型银屑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疾病中多见,通常以急性起病为主,病程中反复发热,治疗难度较大。小柴胡汤为和解剂,常用于伤寒少阳证邪入少阳,枢机不利,非表非里,汗下不宜,只可和之,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1]。笔者临床中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急性荨麻疹及脓疱型银屑病伴发热3例,均获良效,介绍如下。1验案举隅1.1脓疱型银屑病何某某,男,13岁,2019年9月1日初诊。全身反复起红斑、鳞屑、脓疱4年余,再发加重1月入院。  相似文献   
3.
彭怀玉  任欣乐  王猛  殷进林 《当代医学》2009,15(17):306-307
目的分析应用国产PVA颗粒对肝癌进行栓塞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肝癌方法选择上提供参考。方法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11月至2008年12月经肝动脉应用碘油、明胶海绵颗粒及PVA颗粒栓塞治疗肝癌病人10例,对选用不同栓塞材料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VA颗粒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疗效优于其他类栓塞材料。结论对于肝癌的栓塞治疗,栓塞材料的不同会在治疗效果上有所差异,临床上同时也应考虑综合因素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围绕厨余厌氧发酵技术中厌氧沼渣处理难的问题,以高纯N2为载气,气体流量为50 mL/min,选择升温速率5、10、15、20、30℃/min,热解终温为850℃,开展了厨余厌氧沼渣热解动力学研究。以3种不同热分析方法 Flynn-Wall-Ozawa (FWO)、Kissinger-Akahira-Sunose (KAS)和Coats-Redfern (CR)综合比较,研究了球磨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沼渣热解活化能分布的影响规律,并结合CR法对由Popescu法筛选取得的最佳机理函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厨余沼渣的热解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CR法计算的活化能数值较为接近实际值,约为41.32~46.49 kJ/mol;由CR法拟合结果发现,沼渣热解反应机理为三维扩散模型,为厨余垃圾厌氧沼渣热解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5.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PUPPP)又称妊娠多形疹(polymorphic eruption of pregnancy, PEP),是病因尚未明确的妊娠期皮肤病,临床较为罕见.该病的西医治疗多推荐口服第一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对照组62例采用间断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在通气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平均ICU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9.35%,对照组VAP发生率5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20.6±4.3)d,对照组住院时间(38.3±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17.2±7.6)d,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20.3±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结论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殷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276-327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方法:通过对100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研究。结果:100例呼吸衰竭患者,86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好转出院,死亡14例。结论:有效的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可减少或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