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生后10 d内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1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77)和氨茶碱组(n=75),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氧时间、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颅内出血(intercranial hemorrhage,ICH)的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47.4±5.3) h]、用氧气时间[(20.5±7.6) d]、无创通气时间[(8.7±4.2)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0±1.3) d]均低于氨茶碱组[时间依次为(54.8±6.2) h、(24.4±8.5) d、(10.4±5.3) d、(10.4±5.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BPD、PDA、ICH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6.9%(13/77)、13.0%(10/77)、16.9%(13/77)]均低于氨茶碱组[分别为33.3%(25/75)、26.7%(20/75)、22.7%(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咖啡因组7.8%(6/77),氨茶碱组9.3%(7/75)]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咖啡因组6.5%(5/77),氨茶碱组9.3%(7/75)]的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且可明显降低BPD、PDA和IC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复发难治患者不宜化疗时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针对1名复发难治MCL老年患者在服用伊布替尼治疗过程中,由于合并感染及全身情况不佳而无法耐受治(化)疗的情况,采用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100 mg/d)联合BTK抑制剂(伊布替尼560 mg/d)予以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患者接受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联合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脱离输血依赖,肿瘤缩小,血象恢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达到部分缓解。结论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联合BTK抑制剂治疗方案对于无法接受化疗的复发难治MCL患者,是1种安全有效,耐受良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停药患者的无治疗缓解(treatment free remission,TFR)情况,及二代TKI在TFR方面是否优于伊马替尼(IM)。方法对来自国内8家血液病治疗中心的自2013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停用TKI且有明确停药结局和相对完整临床资料的274例C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CML患者停药后TFR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274例患者,女性140例(51.1%),停药时中位年龄48(9~84)岁。停药前,172例(62.8%)患者应用IM治疗,102例(37.2%)接受过二代TKI治疗,包括73例IM转换二代TKI者和29例一线二代TKI治疗者。转换二代TKI的原因包括:37例因追求TFR在IM治疗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DMR)期间转换二代TKI、7例因IM不良反应不耐受、29例因TKI治疗未达最佳治疗反应。接受过二代TKI者末次应用TKI类型包括:尼洛替尼96例(94.1%),达沙替尼3例(2.9%),氟马替尼2例(2.0%),1例为二代TKI不耐受再次更换为IM治疗。IM治疗组和二代TKI治疗组在确诊时中位年龄、停药时中位年龄、性别、Sokal评分、TKI治疗前是否应用干扰素、TKI治疗至获得DMR中位时间、停药原因等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前TKI中位累积治疗时间(71.5个月对88个月,P<0.001)、末次TKI中位治疗时间(60个月对88个月,P<0.001)、DMR中位持续时间(58个月对66个月,P=0.002),二代TKI治疗组均较IM治疗组显著缩短。停药后中位随访22(6~118)个月,88例(32.1%)患者在中位6(1~91)个月失去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其中53例(60.2%)患者在≤6个月内失去MMR,总体的TFR率67.9%,12个月和24个月的累积TFR率分别为70.5%和67.5%。26例(9.5%)患者发生停药综合征。72例(83.7%)重启TKI治疗患者在中位治疗4(1~18)个月再次获得DM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停药前应用二代TKI治疗组患者的TFR率显著高于IM治疗组(77.5%对62.2%,P=0.041)。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IM转换二代TKI治疗组患者的TFR率显著高于IM治疗组(80.8%对62.2%,P=0.026),二代TKI一线治疗组和IM治疗组TF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对62.2%,P=0.59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二代TKI治疗是影响停药患者TFR的独立预后因素(RR=1.827,95%CI 1.015~3.288,P=0.044)。结论真实世界中,二代TKI治疗较IM治疗使更多的CML患者更早获得更好的TFR。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点阵模式下Er:YAG激光(2940nm)治疗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接诊的94例中重度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r:YAG 2940 nm激光进行痤疮瘢痕修复,使用铒激光PS03X手具,首先采用LP(长脉冲模式),光斑直径2 mm,能量密度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7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儿中男9例,女8例;11例为早产儿(64.70%),6例足月儿(35.30%)。17例血培养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其中7例脑脊液培养也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6例为早发型感染,1例晚发型感染。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9例)、发热(6例)、呼吸困难(2例)、低体温(2例)、皮疹(2例)及惊厥(1例)等;需要常压氧疗3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和无创)8例;初次选择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有8例,选择头孢类抗生素7例。母亲产前发热8例,胎儿宫内窘迫9例,产前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7例。母亲产前血培养李斯特菌感染3例,胎盘病理为急性绒毛膜炎10例;17例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0例(58.82%),脑脊液培养出单核李斯特菌7例;治愈12例(70.59%),签字出院3例(17.65%),死亡2例(11.76%)。结论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易导致呼吸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死率高,以早产儿多见,多为早发型。对有产前发热、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产前感染指标升高的孕产妇及新生儿应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测,首选敏感性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d”入院。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及脐周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1h前疼痛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恶心,无畏寒、发热、呕吐、腹泻。无腹部外伤史。有“慢性乙型肝炎”史20余年,8年前曾患“胆道蛔虫”和“肝脓肿”治愈。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右上腹、脐周及下腹广泛压痛、反跳痛,肌张力增高,以麦氏点为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 12月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收治的100例接受牙齿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选用金属烤瓷冠,研究组选用全瓷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探针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修复总有效 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PLI、BI评分及PD高于治疗 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两组治疗后PLI、BI评分及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参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全瓷冠应用于 牙齿修复治疗中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已发表有关单味中药抗肺纤维化(PF)效应现代医学研究文献,分析中药特征与抗肺纤维化效应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筛选1989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所载单味中药抗肺纤维化研究文献,统计不同功能分类、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数量和其中具有抗肺纤维化效应的中药味数;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在46味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中药中,活血化瘀药有8味,归经分类分析归胆经的有6味,与其在药典中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归胆经、膀胱经以及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均是抗肺纤维化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91.0%。结论:中药的传统功能分类、药性、归经与抗肺纤维化效应关系密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作为中药抗肺纤维化效应研究及临床用药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严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新生儿CMPA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并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尚无针对新生儿CMPA的诊断及治疗指南。本文将对新生儿CMPA的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