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下肢DVT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PMT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置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治疗。比较两组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治疗后3个月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DVT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PMT治疗较行CDT治疗可缩短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畅评分与行CDT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s-tran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治疗对传统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的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对传统TACE抵抗的原发性肝癌行DEB-TACE治疗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统计分析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共实施DEB-TACE治疗36例次,栓塞终点为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闭塞。根据mRECIST标准,DEB-TACE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2%、72%和6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6%、88%和80%。DEB-TACE术后第3天,AST和A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逐步好转,术后30 d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变化不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肝衰竭、肝脓肿及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EB-TACE治疗对传统TACE抵抗的中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止血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组25例、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组25例及药物组50例,止血成功后均联合TACE治疗肝癌,比较三组间的临床效果、出血复发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TIPS组门静脉压力由治疗前的(42.35±8.63) mmHg降至治疗后(22.35±6.57)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E组门静脉压力由治疗前的(41.74±7.37) mmHg降至治疗后(32.47±5.68)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及PTVE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出血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显著低于PT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等治疗外科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外科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对照组25例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Fogarty导管顺向及逆向取栓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经足背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下肢周径差值、血凝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统计疗效。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减小(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D、FIB均降低(P0.05),PT、APTT均延长(P0.05);治疗组治疗后D-D、FIB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等治疗外科术后急性下肢DVT是一种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存在溶栓禁忌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CP实时影像融合技术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ongial drain, PTCD)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联合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联合组采用MRCP与DSA影像融合技术行PTCD治疗,对照组在常规DSA透视引导下行PTC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目标胆管穿刺次数、手术时间、X线辐射剂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均成功实施PTCD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次数[联合组(1.6±0.5)次vs对照组(2.8±0.8)次];手术时间[联合组(25.3±5.4) min vs对照组(40.8±6.7) min];X线辐射剂量[联合组(325.7±54.1) mGy vs对照组(624.6±45.7)mGy,P<0.05];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胆道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手术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188Re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成为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讨论热点之一。逐渐增多的研究表明其治疗肝细胞性肝癌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有前景治疗用放射性核素。本文就188Re物理特性及其标记物在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放射性防护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血管造影评价腹股沟皮肤皱褶、腹股沟韧带及股骨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体表位置,以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方法对219例经皮右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术后行右侧髂动脉造影,以股动脉长轴为参照,取腹股沟皮肤皱褶、股骨头中点平面及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点分别作为参照点A、B、C,测量三点之间的距离,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结果本组腹股沟皮肤皱褶与股骨头中点及腹股沟韧带的距离分别为(22.99±5.40)mm、(43.64±8.64)mm,股骨头中点距离腹股沟韧带的距离为(21.24±9.22)mm。临床可于腹股沟皮肤皱褶上方约22 mm作为股动脉体表穿刺标志。结论结合腹股沟皮肤皱褶及腹股沟韧带之间关系可确定股动脉穿刺的体表定位,且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3种支架植入方式[裸支架、覆膜支架、双支架(裸支架+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的分流效果、对肝功能的影响和中远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TIPSS治疗的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支架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年一期和二期通畅率。结果 178例患者中,成功植入支架175例,成功率为98.31%(175/178),其中裸支架52例,覆膜支架52例,双支架71例。所有患者的出血均得到控制。裸支架组、覆膜支架组、双支架组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3±1.4)天、(9.8±1.7)天、(6.2±1.7)天,裸支架组和双支架组与覆膜支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裸支架组和双支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组、覆膜支架组和双支架组1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8.84%(41/52)、84.61%(44/52)、90.14%(64/7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年二期通畅率均为100%。结论采用双支架技术行TIPSS技术,对肝功能影响小,可提高中远期通畅率,可作为Viatorr支架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Viatorr支架用于TIPS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PHC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以Viatorr支架行TIPS,记录TIPS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上消化道出血有无复发,以及TIPS后1、3、6及12个月分流道是否通畅。结果 20例TIPS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TIPS前、后门静脉压分别为(37.58±7.26)mmHg及(18.35±6.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后72 h内均无活动性出血或血红蛋白下降,临床成功率100%(20/20)。围手术期未见腹腔出血、肝癌破裂出血及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4例(4/20,20.00%)发生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例(2/20,10.00%)复发上消化道出血;6例(6/20,30.00%)死亡;TIPS后1、3、6及12个月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100%(20/20)、100%(20/20)、100%(20/20)及95.00%(19/20)。结论 Viatorr支架用于TIPS治疗PHC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30例行多次TACE联合TIPS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观察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