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6篇
  免费   1513篇
  国内免费   876篇
医药卫生   29365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628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654篇
  2018年   702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245篇
  2012年   1323篇
  2011年   1499篇
  2010年   1362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297篇
  2007年   1274篇
  2006年   1214篇
  2005年   1212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1090篇
  2002年   865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734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584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442篇
  1993年   325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95篇
  1982年   82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5篇
  1960年   16篇
  1959年   20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儿童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引发支原体肺炎,肺部呈融合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重者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等,临床以发热和顽固性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1])。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式不当,将会出现心衰等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应用自拟清肺消支汤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姜黄素对甲醛致A549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的拮抗效应,采用培养A549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分为正常对照组、0.1 mmol/L甲醛组、姜黄素拮抗组(2.5、5.0、10.0、20.0 mg/L姜黄素+0.1 mmol/L甲醛组),对细胞染毒4 h后采用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沉淀法检测DPC率。结果显示,0.1 mmol/L甲醛染毒组DPC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姜黄素拮抗组DPC率均低于0.1 mmol/L甲醛组,但2.5、5.0、10.0 mg/L姜黄素拮抗组的DPC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mg/L姜黄素拮抗组DPC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较高浓度的姜黄素可以拮抗甲醛所致的DNA-蛋白质交联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冰粒子为致孔剂,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制备PHB多孔支架。方法本实验以氯仿为溶剂,将PHB溶液浇入预先排列好的冰微粒空隙中,采用真空渗流方法制备冰微料-PHB复合体,液氮冷却成型后,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制备多孔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研究该制备工艺对支架形貌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块状三维多孔支架孔径可调、孔隙结构良好、孔隙连通度高。结论本文工艺所制备的多孔支架无致孔剂残留,孔隙率高,孔隙连通度高,制备过程不会损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安全地用于组织工程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5例,胃癌2例,Dieulafoy病1例,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9例,胃肠术后吻合口出血8例,肝胆疾患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10例,Crohn病5例、肠道憩室出血6例、小肠炎或溃疡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中度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例,直结肠癌5例.74%(58/78)的患者DSA造影阳性,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者33%(26/78),术后吻合口出血直接征象者83%(15/18).介入治疗的病例中动脉药物灌注15例,技术成功率60%(9/15),临床成功率40%(6/15);栓塞36例,技术成功率86%(31/36),临床成功率72%(26/36);介人治疗后再出血率16%(8/51),其中1例栓塞后再呕血经胃镜治疗无效死亡.DSA造影和介入治疗后手术者27例,造影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21/27).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DSA对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定位、定性有着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择期手术和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增生瘢痕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转录因子Smad 2,Smad 3三种基因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和胎儿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调节机制.方法 32份被检测标本中包括增生性瘢痕8份,其对应的正常皮肤组织8份,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份.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Smad 2 和Smad 3三种基因在增生性瘢痕、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内都有表达.在所检测8对增生性瘢痕和其对应正常皮肤细胞中,这3种不同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细胞的组数分别为TGF-β1基因有5对,Smad 2基因有8对,而Smad 3基因有5对.在胎儿皮肤细胞内,TGF-β1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2.2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Smad 3基因表达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mRNA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4.26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Smad 2基因的mRNA含量却明显高于成人皮肤细胞(t=6.685,P<0.01),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TGF-β1和它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 2,Smad 3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在增生性瘢痕细胞内,这3种基因高表达可诱导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加速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组织纤维化.TGF-β1和Smad 3基因在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内低表达可能是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1977年Cramer等记录了动物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位改变,此后Hariman和Krongrad等分别在心脏手术病人的右心房记录了人的窦房结电位图(SNP),以估价窦房传导功能。本文报道经右心导管电极记录SNP,直接测量窦房传导时间(DSACT)并与间接测得的SACT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彬  胡申江  孙坚 《浙江医学》2002,24(4):203-204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内皮素 (Endothelin,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的变化。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正常人21名分别在清晨采血测定ET及vWF值。 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T(129.3±26.4) pg/ml及vWF(185.4±32.4) %值明显高于正常人(85.2±39.6)pg/ml及(142.1±42.0) % ,两者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r=0.15,P>0.05)。结论 ET及vWF的改变可能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汁量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获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证书。而新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于2001年12月1日实施。该评审准则就是通过严格的技术考核,确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否真正具备同检验工作相适应的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江阿泰  毕古丽 《地方病通报》2006,21(6):79-79,81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高质量运转,是维持和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发生的关键。伊犁州自1993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同时开展了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工作,已连续10年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性病例。现将2003年伊犁州消灭脊灰工作状况简要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03年州直8县2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个案调查数据;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数据及州直各县(市)的强化免疫数据。1.2方法:统计分析采用Ep i info 6.04b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流行病学特征2.1.1地区分布:2003…  相似文献   
10.
化瘀消癓软胶囊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瘀消癓软胶囊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雌性大鼠用苯甲酸雌二醇加注黄体酮复制子宫肌瘤病模大鼠,造模同时给药治疗。结果:化瘀消癓软胶囊能明显降低肌瘤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降低模型大鼠子宫指数,改善子宫组织病理状况,同时增加凋亡指数。结论:化瘀消癓软胶囊对实验性子宫肌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