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氨酰胺是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在荷瘤机体常出现谷氨酰胺的缺乏。本文拟对谷氨酰胺在荷瘤机体中的代谢及在肿瘤免疫、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新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2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熊人杰,张梅涧(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主题词红斑狼疮,全身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本文观察了江苏省人民医院】990~199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60例及江苏省中医院同期98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3.
5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K值6项指标均有明显增高,与健康人相应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同时此类患者“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较多,说明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液呈高粘滞性。  相似文献   
4.
骶髂关节真空征36例CT扫描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骶髂关节真空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计量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UC检验。结果:受检人群中该征象的出现率为11.18%(36/322)。男性5.61%(11/196);女性19.84%(25/126),X^2=15.637;秩和检验UC=1.027。结论:该征象在受检人群中并不少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范围无性别差异。成因与骶髂关节软骨变性、崩解有关。间接地反映了关节软骨变性、崩解的范围。该征象是一种非特异性征象,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俩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症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滋阴清燥法可作为治疗干燥综合症的主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泄浊清热法,运用古方“萆解分清饮”加减组方研制了中药新制剂——热痹消颗粒冲剂,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对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指每年发作〉2次)的临床疗效。方法: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其中热痹消组60例(治疗组),扶他林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休息、低嘌吟饮食、足量饮水,硷化尿液等。治疗组子热痹消颗粒冲剂,每次两包,每日三次,待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次一包,每日三次,维持一月停药。对照组子扶他林片剂,每次25mg,每天三次,症状缓解后改为25mg每天两次,维持一周停药,停药后继续给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90%,两组疗效均较好,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26.7%,对照组治愈率1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能降低血尿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泄浊清热法拟订的热痹消颗粒冲剂对于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治疗作用比单一消炎止痛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长期服用,有可能作为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长期服用控制症状、减少发作的安全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纪伟 《辽宁中医杂志》2004,13(6):502-503
近十几年来 ,中西医结合在风湿免疫病中的运用日益广泛 ,无论从临床、科研、教学乃至中医理论的探讨都有了深入研究 ,但更深层次的深化认识 ,还有待不断思考 ,反复学习 ,深入探讨 ,要走循证医学的道路。因此 ,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学就成了风湿免疫病专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从风湿免疫病专业角度论述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并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认识 ,从中西医药两个体系的总评价探讨了风湿免疫病的诊治 ,指出中西医两个体系均有缺陷和不足 ,但又有可取之处 ,然而可取处的重点不同 ,指出了目前常规使用的辨证辨病方法的局限性和缺点 ,提出立足于取中医及西医的各自所长而避其所短 ,并应用中西医两种体系的优点融合起来相互渗透 ,指导治疗 ,应当进一步深化进入辨病理、生理机制和中医的病机 ,而不是肤浅的结合的观点 ,对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免疫病方法学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符合标准的147例老年(≥6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治疗的75例,采用InterTan治疗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基础疾病、骨折分型等)、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髋关节并发症(再次骨折、髋内翻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如头钉切割、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3.54±1.68)个月。在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开始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髋关节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InterTan组;术后随访1、3、6及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nterTan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结论两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都具有比较好的疗效,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生物力学优势及稳定性的优点,但InterTan术后髋关节及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伟 《北京中医》1997,16(5):19-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