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出股骨颈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游离骨片移位 情况等空间信息,二维影像在显示骨折端的嵌顿及细小骨折线等方面成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显示骨折部位及空间解剖关系,提供理想的立体整复模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二维影 诊断股骨颈骨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结合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73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18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扭转发生50%,合并畸形27.8%,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及严重性。指出凡有十二指肠梗阻表现的患儿应及早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儿童先天性腹内疝(congenital internal hernias,CIH)是较为少见的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儿童先天性腹内疝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44例先天性腹内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44例患儿被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腹内疝.其中男24例,女孩20例,男女比例为1.2∶1.患儿的发病年龄为22 h至13岁,平均3.9岁.小于1岁患儿腹内疝共19例,占总例数的43.2%,其中新生儿病例9例占总例数的20.5%.根据手术所见将44例患儿分为3组: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PH)组2例,肠系膜裂孔疝(transmesenteric hernia,TH)组34例,腹腔内先天性索带所致内疝(hernia due to congenital liga-ment,CLH)组8例.十二指肠旁疝患儿的发病年龄为11.9岁,显著大于肠系膜裂孔疝组3.35岁(P=0.005)和先天性索带致内疝组4.05岁(P=0.009).腹内疝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n=31,70.4%)、呕吐(n=35,79.5%)、血便(n=3,6.8%)、腹泻(n=2,4.5%)等;每个临床症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有31例患儿接受腹部B型超声检查,其中21(67.7%)例患儿术前超声明确诊断内疝.手术中发现33(75.0%)例患儿有肠管坏死,TH组88.2% (30/34)的患儿疝人肠管坏死,显著高于PH组(0/2,P=0.024)和CLH组(1/8,P<0.001).结论 儿童先天性腹内疝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疾病.尽管术前很难明确诊断,但及时的手术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对483例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膝骨关节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利用Brittberg-Peterson评分,分析年龄、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髌下脂肪垫卡压、髌内滑膜皱襞卡压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等因素,对于手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疗效将变差;症状持续时间在1年以下和1年以上,术后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半月板、髌下脂肪垫和髌内滑膜皱襞相关的机械症状和体征,手术后缓解较好;随着软骨损伤的加重,术后效果将变差。结论:伴有局部机械性症状或者体征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得到较好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随访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进行复查资料收集,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121例纳入研究.按照Kasai术后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以术后3个月、6个月为界分为优、良、差三组,获取患儿术时年龄、术前和术后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及生化结果,绘制趋势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各组患儿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纳入本研究胆道闭锁患儿共121例,男69例(57.0%),女52例(43.0%);其中优组63例(52.1%),良组34例(28.1%),差组24例(19.8%).三组患儿术时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在术后1年内波动进展,1年后趋于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优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良组与差组患儿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在术后1年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组患儿总胆红素在术后前3个月下降较快,随后缓慢下降,至术后6个月稳定于正常值,而差组患儿总胆红素术后前2个月下降较快,但随后出现较大波动.三组患儿ALT趋势图均在术后1个月出现波峰,优良组术后1~6个月有所下降,但之后持续波动不能稳定,差组持续波动;三组患儿AST术后6个月内有所下降,但之后波动较大不能稳定.三组患儿CGT术后1个月达到最高峰,至术后6个月下降较快,随后逐渐趋于稳定小幅波动.结论 ①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1年内肝脏纤维化波动性进展,自肝存活超过1年者肝纤维化情况进展缓慢趋于稳定,优组患儿在2年后更加稳定;②Kasai术后1个月内胆红素下降最快,3~6个月胆红素可降至正常的患儿,其胆红素水平可维持长期正常;③肝脏炎症、胆管反应、功能损害在术后仍继续进展,术后1个月开始减轻,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对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同时探索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改善大鼠运动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均进行脊髓损伤造模后进行如下分组处理:生理盐水注射组(A组)、嗅鞘细胞移植组(B组)、生理盐水注射联合跑步训练组(C组)和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组(D组)。建模3 d后C、D两组进行跑步训练,1周后B、D两组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每只大鼠注射总量为4μl,细胞浓度为1.0×106/μl),A、C两组给予相应剂量盐水。观察时间为4周,每组每周测量BBB评分,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ax、Bcl-2及NF-200的表达,采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观察神经纤维数量,使用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结果:(1)BBB评分:嗅鞘细胞联合跑步训练组与其他3组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Bcl-2蛋白表达上,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有交互作用,两者相互促进(P0.05);在Bax蛋白的表达上,嗅鞘细胞移植可以明显降低其表达,与跑步训练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TUNEL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跑步训练与时间因素三者具有交互作用,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5)。(3)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及NF-200免疫组化染色上,嗅鞘细胞移植、跑步训练与时间因素三者具有交互作用(P0.05),促进神经再生。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这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嗅鞘细胞移植与跑步训练能够相互协同,明显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神经元凋亡;同时能明显促进神经元轴索再生,提高神经纤维数量,并且这种效果可以随时间的延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介绍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胶原材料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胶原基质新型药物缓释系统和新型组织工程材料已进入临床论证阶段,将促进胶原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结论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尤其是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将胶原适当交联处理或与其它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复合外,今后的研究中还应注重利用化学修饰改善胶原性能,通过将性质不同的支链接枝到胶原大分子上,赋予胶原新的特性,从而研制出新一代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介入治疗脊柱结核脓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的作用及疗效。资料与方法搜集近2年临床诊断为胸、腰椎结核并椎旁脓肿形成且经平片或CT检查证实的患者资料11例。在CT定位下,取椎旁脓肿最大层面穿刺,经穿刺定位针并扩张达5.0mm工作套管,置入双腔同轴引流管,保留引流管并用药物冲洗引流,同时配合临床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经3~24个月随访,1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7例治愈,3例有效),1例疗效不理想,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化疗治疗脊柱结核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很小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评估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术后睾丸发育情况。方法腹腔镜Palomo术治疗3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术前后B超测量患侧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及两侧睾丸大小,计算睾丸体积,以观察术后静脉恢复情况及术后睾丸体积变化;采用彩色Doppler评估两侧睾丸血液供应,比较术前后睾丸血运。结果腹腔镜Palomo术后1个月精索曲张静脉最大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患侧睾丸血液供应无减少;患侧睾丸体积术后增长明显快于健侧(t=2.28 P<0.05),至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体积与健侧相仿。结论腹腔镜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安全,简便,患侧睾丸术后有一个补偿性生长过程,无睾丸萎缩和发育不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和适宜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6例ARM合并HD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年龄1岁8个月~1I岁,平均4.1岁;男女比例1:5.所有病例于ARM矫正手术后有不同程度便秘、腹胀等症状,钡灌肠显示结直肠均有显著的扩张,仅有2例可见明确痉挛段和移行段.6例患儿直肠肛管测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不能引出.2例采用经肛门Soave术式,4例采用经腹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6例标本远端肠壁内均未见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组织蛋白酶D:近段阳性,远端阴性.结论 对于ARM患儿,特别是对于ARM畸形矫正术后仍有便秘的患儿要警惕合并HD的可能.此外,ARM合并HD患儿往往同时存在有多种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畸形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