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朝霞  孙娥  郭舒臣  王龙  黄然  汪晶  黄一平  窦志华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24,55(15):5033-5049
目的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酒蒸前后的化学成分,运用植物代谢组学方法对掌叶大黄酒蒸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掌叶大黄酒蒸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3 mL/min,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掌叶大黄生品及酒蒸品样品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研究8个不同产地、批次掌叶大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 全面分析了8批掌叶大黄生熟品的化学成分,共指认出115个成分(鉴定106个),包含糖类3个、鞣质类40个、酚酸类2个、黄酮类20个、二苯乙烯类6个、苯丁酮类6个、蒽醌类22个、色原酮类1个、蒽酮类6个,以及9个未知成分。基于植物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酒蒸前后掌叶大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与掌叶大黄生品比较酒蒸后鞣质类、黄酮类、蒽醌类等6类共30个化学成分呈现差异,其中有6个成分酒蒸后显著上调,即没食子酸、儿茶素-7-O-葡萄糖苷、儿茶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和山柰酚;香叶木素-7-O-新橙皮苷、没食子酸-3-O-葡萄糖苷、1,6-二-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等22个成分酒蒸后显著下调。结论 掌叶大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结构发生改变,鞣质聚合体向鞣质单体转化,多级糖苷向次级糖苷和苷元转化,进一步阐释了掌叶大黄酒蒸加热过程成分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14天,空白组和模型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安静环境隔离,不予任何处置。干预结束后进行胃电节律的测定,免疫荧光法测定大鼠胃窦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s)表达。结果空白组ICCs表达为(20.19±1.12)%,模型组为(5.32±0.97)%,电针组为(26.87±2.2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减小,ICCs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增加,且ICCs表达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电针能够显著地增加胃电慢波节律和胃窦组织中ICCs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胃肠运动,恢复胃肠道运动功能,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介导SCF/c-Kit信号通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肌内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电针加阻断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郭氏夹尾+不规则喂养+冰生理盐水灌胃法的多因素干预造模。在造模第5天,给予电针加阻断剂组腹腔注射Kit单克隆抗体(ACK2)。造模14d后,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治疗,假电针组只针刺不接通电流进行治疗。10d治疗结束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窦组织的c-Kit与SCF蛋白的表达量;用RT-qPCR测量各组大鼠胃窦组织的c-Kit的m RNA表达水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窦组织中的肌内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c-Kit、SCF蛋白的表达量和c-Kit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0.01);与模型组对比,电针组胃窦组织中c-Kit、SCF蛋白的表达量和c-Kit m RNA表达水平增加(0.05),电针加阻断剂组c-Kit蛋白含量与c-Kit m RNA表达降低,SCF蛋白含量出现增高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与电针组对比,假电针组SCF、c-Kit蛋白含量与c-Kit m RNA表达水平降低(0.05)。在透射电镜下,电针组肌内Cajal间质细胞较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加阻断剂组数量增多,与平滑肌和神经末梢的连接更密切。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增加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和修复受损的网状结构,从而改善Cajal间质细胞网状结构功能。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SCF、c-Kit蛋白含量与c-Kit m RNA表达,从而调控SCF/c-Ki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针激活AMPKα通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可能机制。 方法 随机挑选10只SD大鼠纳入正常组,余大鼠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不规则饮食构建F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F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大鼠。电针组大鼠连续给予10 d电针刺激;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不给予电针等特殊干预。观察各组大鼠日常表现,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及小肠组织中p-AMPKα、p-TSC2及Rheb蛋白表达,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及小肠中mTOR mRNA表达。 结果 Western blot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及小肠中p-AMPKα、p-TSC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he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p-AMPKα、p-TSC2表达显著升高(P<0.05),Rhe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T-PCR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及小肠中mTOR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mTOR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 结论 电针能激活AMPKα通路,上调该通路相关蛋白p-TSC2表达,降低Rheb蛋白表达,从而下调mTOR基因转录,达到治疗FD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贵州中医药大学开设了“医学生常用软件”课程。本课程讲解文档编辑处理、图形绘制、医学文献检索等5大类12个软件的应用方法,注重提高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本科阶段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建立基本的科研思维,培养科研能力,为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打下基础。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基本掌握和熟悉了课程中的软件应用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细胞焦亡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24只7日龄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多因素诱导法(碘乙酰胺灌胃法+夹尾刺激法)制备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给予针刺“足三里”穴后连接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于基线期、造模后、电针干预7 d和14 d后记录3组大鼠的体重,于电针干预结束后检测3组大鼠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3组大鼠十二指肠IL-1β和IL-6转录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大鼠十二指肠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p20和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的平均体重与空白组造模成功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干预7 d和14 d后,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的平均体重与空白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组电针干预7 d和14 d后的平均体重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干预结束后,电针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表达水平、十二指肠组织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和十二指肠组织GSDMD、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电针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表达水平、十二指肠组织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和十二指肠组织GSDMD、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显著降低FD大鼠十二指肠的细胞焦亡水平,改善十二指肠低度炎症,进而减轻FD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足三里可下调caspase-1 p20、GSDMD-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IL-1β和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缓解FD大鼠十二指肠的低度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SCF、足三里穴局部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进行艾灸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旁开对照点,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窦SCF及穴位、穴位旁开对照点局部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SCF及穴区局部Cx4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穴位组SCF及Cx43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艾灸非穴组SCF及Cx43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艾灸非穴组相比,艾灸穴位组SCF及Cx4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干预能够显著升高FD大鼠胃窦SCF及足三里局部Cx43蛋白表达水平,改善胃动力,调节胃肠道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门诊收治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组,各24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结果:温针灸组有效率为95.8%,针刺组有效率为79.2%,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疼痛积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和单纯针刺疗法均可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但温针灸对KOA的主要临床症状、膝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前,单纯性肥胖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社会重大健康问题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症的形成发展与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合成及代谢密切相关。肠道短链脂肪酸由肠道菌群代谢合成,参与宿主能量代谢、肠黏膜免疫应答等环节,是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将从短链脂肪酸(SCFAs)与单纯性肥胖的概述、SCFAs作用的靶点与受体、SCFAs调整单纯性肥胖症的作用机制、益生元/益生菌调整SCFAs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等方面展开论述,为临床攻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ST3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c-Kit)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电针ST36治疗FD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郭氏夹尾+不规则喂养+冰生理盐水灌胃法的多因素干预造模。电针组取足三里治疗,假电针组只针刺不接通电流。治疗10天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窦组织的c-Kit与Cx4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造模大鼠出现活跃程度降低、体重下降和便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胃窦组织c-Kit和Cx43表达明显降低(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c-Kit与Cx43表达明显增加(0.05);假电针组c-Kit和Cx43较模型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ST36可以治疗FD的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c-Kit和Cx43蛋白表达,修复受损的ICC结构,恢复其起搏器和传导神经递质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