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8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3):3097-3098
对我院1998-01~2003—12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87例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48例眼眶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漫  李诲 《临床眼科杂志》2001,9(3):216-217
目的 了解眼眶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991年12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眼眶肿瘤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居前位的为眼眶血管瘤,皮样囊肿、小腺混合瘤。手术方式以前路开眶术为多,其次为外侧开眶术及2例眶内容物剜除术。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术后视力丧失。结论 眼眶肿瘤常单眼发病,手术治疗为其有铲治疗方法,预后与肿瘤累及范围、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张智龙教授从医30余年,临床理验俱丰,为天津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并发症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中风后吞咽困难是指脑卒中后吞咽器官损伤或者与吞咽功能有关的神经损伤,使吞咽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受累,而导致各种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候群[1],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可因饮食返呛导致坠积性肺炎加重病情或突发窒息而危及生命,是中风病治疗过程中颇为棘手的环节。"深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阳陵泉、痛点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针刺肩三针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6.
康明明  王晶  石学敏 《新中医》2012,(4):169-170
三叉神经病属中医学面游风、偏头痛、齿槽风、厥头痛、颊痛和面痛等病范畴。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运用透穴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石教授攻博,随师侍诊,就典型验案1则,管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方某某,女,38岁,2020年5月29日初诊.右侧口眼歪斜1天.患者于2020年5月27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颊酸麻感,次日清晨出现头晕伴右侧口眼歪斜.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予针刺治疗,下午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血压140/90 mmHg.刻下症:右侧口眼歪斜,头晕,巅顶及颈项部紧束感,偶有头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60岁以上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0.3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影响术后视力的病因.结果本组低视力病例中37例为角膜病变,21例为视神经萎缩,高度近视黄斑病变15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1例,老年性黄斑变性8例,黄斑囊样水肿7例,特发性黄斑裂孔4例,特发性黄斑前膜2例.结论角膜病变、视神经萎缩及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是导致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特性之稽考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稽考及其手法量学再认识,分别从穴位渊源考证,腧穴定位,穴名释义,经脉脏腑联系,功用主治特点等几大方面阐述其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并对其主穴的针刺手法、角度、方向、深度和疗效标准进行量化,并从现代医学脑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的角度进行多方位分析,深刻认识到"醒脑开窍"之主穴的中医疗效和西医研究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疗效显著,为降低中风病死亡率和提高中风病康复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漫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178-180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类似于《内经》中的"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为睡眠质量或睡眠数量或睡眠时间出现紊乱,这些问题均可导致患者神经缺损而预后不佳,出现情绪异常或增加复中的风险,甚至加重原发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病情.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的卒中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失眠居卒中患者精神情绪疾病的发病之首[2],世界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约78%[3],我国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高达95%[4].卒中后失眠不但会减慢患者肢体及语言的康复功能恢复进度,还可对其身心及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复中[5].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此类药物虽短期疗效乐观,但存在明显的依赖性且毒副作用明显[6],易产生镇静过度、成瘾性、神经毒性、失眠反跳甚至抑郁攻击行为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日间觉醒功能和生活质量,且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易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生理或精神压力.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失眠形式多样,且毒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现就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