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组织学是医学基础课中一门重要的课程,研究内容涉及的是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常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显微镜.但镜下所观察和描述的结构为二维的平面结构,而不是三维的立体结构,因而内容抽象不具直观性,加之需要记忆的内容颇多,多数学生感到组织学内容枯燥,难于理解记忆,以致学习组织学的兴趣不高,课堂听课效果不佳.这些问题在基础相对较差的专科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酮(P)及其受体(PR)、IL-8在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及母胎界面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30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P、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PR、IL-8表达。结果:流产组血清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组织PR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两组蜕膜组织中PR均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核,且流产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组织中IL-8均表达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蜕膜组织中IL-8均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组血清P与IL-8呈显著负相关(r=-0.870,P<0.01),流产组蜕膜组织PR与IL-8呈显著负相关(r=-0.650,P<0.01)。结论:P、PR低表达、IL-8高表达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相关,且P、PR可能通过下调IL-8表达维持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收集送检胃癌的新鲜标本29例,取癌组织及癌旁4~5个点的组织,采取苏木素-伊红染色、黏液组织化学染色筛选肠上皮化生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胃癌组织和肠上皮化生黏膜的P53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P53蛋白表达,但与正常胃黏膜比较,P53蛋白表达由强到弱依次为: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不完全性小肠型肠化→癌旁正常黏膜。结论:P53蛋白的表达不仅与肠上皮化生的类型有关,而且与胃上皮的异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脑垂体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都具有调节作用。其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在教学中常用的HE染色法不易区分脑垂体远侧部的组织结构,影响教学效果。用曼氏(Mallory)染色法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6.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组织学数字切片弥补了数码互动系统玻璃切片的不足,在实验课教学中表现出诸多优势,将数字切片与传统玻璃切片进行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既发挥了玻璃切片在线下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的实操性和真实性,又展现了虚拟仿真平台数字切片的开放性和便利性;既为教师探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便,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切片资源和全天候阅览切片的空间,真正实现了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树地区(4-16)岁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机会。方法:对28745名(4~16)岁中小学生按初筛、复筛、彩超多普勒确诊三个阶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8745人,先心病264例,总患病率为9.18‰,其中男性为8.23‰,女性为10.17‰,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各县中曲麻莱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为lO.20‰;治多县10.10‰;杂多县10.00‰;囊谦县和玉树县分别为9.52%和7.76‰。病种构成中以动脉导管未闭占首位41.67%,其次是房间隔缺损30.3%,卵圆孔未闭15.15%,室间隔缺损9.09%,其他4.16%。结论:玉树地区先心病患病率9.18%,先心病的构成以动脉导管未闭为主,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分别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2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应用显微镜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IL-2蛋白定位于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组织的蜕膜细胞细胞质内,且病例组的I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病例组的蜕膜组织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细胞连接消失,血管内皮有缺损;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结论: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2蛋白的高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的表达。方法以孕39~50 d早期人工流产绒毛10例作为对照组,孕40~77 d早期自然流产绒毛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过碘酸Shiff反应(PAS)法和阿利坚蓝染色检测中性糖原和酸性多糖的表达,进行图像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绒毛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绒毛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内中性糖原减少(P<0. 05),酸性多糖增加(P<0. 05),酸性多糖分为高、中、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表达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伴有滋养层细胞形态异常,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中中性糖原降低,说明胎盘糖原储存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酸性多糖的增高说明存在在糖原代谢异常伴有糖原的累积,酸性多糖高表达组伴有滋养层细胞形态学改变也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又称肠化,自1883年在胃黏膜内发现和肠上皮相似的结构后,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00多年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深入探讨,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IM的认识日趋深入。胃黏膜IM是指胃黏膜上皮及腺上皮被肠上皮所替代,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在不正常情况下转变为同胚层另外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