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半野生与野生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仕江  尹定华  钟国跃 《中药材》2003,26(3):163-165
对半野生和野生冬虫夏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腺苷,氨基酸,微量元素,甘露醇,冬角甾醇的含量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菌世代交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冬虫夏草菌寄主蝠蛾幼虫的昆虫病理。观察了冬虫夏草菌对蝠蛾幼虫的侵染,虫菌体在幼虫体内血淋巴中的生长繁殖及分化。冬虫夏草子座的成熟及子囊孢子的弹射与萌发,分生孢子的产生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比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其他对照饲养技术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打破培殖料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平衡的同时有效抑制了主要病害和虫害的发生,和其他对照饲养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提高幼虫成活率的同时促进了寄主幼虫的生长发育。结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以用于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冬虫夏草菌种的繁殖、虫种的繁育、菌和虫的结合以及冬虫夏草代用品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人工培殖冬虫夏草2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的进展尹定华,唐雪梅(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630065)自80年代以来,国内掀起了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的热潮,对其生态学、生物学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人工培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用人工方法培殖出与天然冬虫夏草形态特征完全相同的人工虫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主要围绕寄生菌的研究、寄主昆虫的研究和接种侵染的研究3个方面进行。1寄主昆虫的研究1.1分布及种类?...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冬虫夏草菌种的繁殖、虫种的繁育、菌和虫的结合以及冬虫夏草代用品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人工培殖冬虫夏草2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为中华虫草真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于鳞翅目蝠蛾属Hepialus的幼虫后形成的虫、菌复合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名贵中药,主产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海拔3000~5000 m的高寒草甸地带。四川省康定县所产冬虫夏草为文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在饲养初期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基质、饲料和幼虫密度3因素对初孵幼虫(饲养约2个月时间)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每条初孵幼虫投放24 g基质对幼虫成活率没有影响;每条初孵幼虫投放3 g饲料的成活率显著;每条初孵幼虫的活动空间为60 cm3的成活率显著.基质和饲料不同的投喂方式研究表明,"基质混合饲料"的饲养方式不利于初孵幼虫的成活.结论 不同的饲养方式对幼虫成活率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冬虫夏草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检测不同产地冬虫夏草水提液对H2O2/Fe^2 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来自西藏那吐地区、云南滇西北地区和四川川西北地区的冬虫夏草均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清除作用,且来自不同微生态环境的样品之间的清除作用差异比来自不同主产区样品之间的清除作用差异更明显。结论 冬虫夏草水提液有明显地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且微生态环境对该作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康定和西藏那曲两地,对虫草子座的光照强度处理,结果表明:两地的虫草子囊孢子弹射时间有差异;光照强度不同,子囊孢子弹射的数量,时间和萌发率均不同。要使冬虫夏草子囊孢子正常弹射和提高萌发率,必须满足温度、湿度和日照三个基本条件。本结果为人工培植冬虫夏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