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SRAP和ISSR标记分析川党参的
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对18个不同来源地的川党参种质进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ISSR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析.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29条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329条扩增条带,其中有266条呈现多态性,占80.8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12 1.21条ISSR引物共得到223条扩增条带,其中有166条呈现多态性,占74.4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78 1.2种标记均表明川党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显示川党参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不显著.2种标记系统得到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聚类图,2种标记方法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2,P<0.01).结论:川党参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SRAP与ISSR标记均适用于川党参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川党参种子发芽检验规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温度、光照、发芽床等因素对川党参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与结论:川党参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需光照,发芽床选纸上或纸间均可,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10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18天。以赤霉素处理可显著提高川党参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青蒿生长及青蒿素累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蒿在不同海拔的生长及青蒿素累积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青蒿植株高度、生物量及青蒿素的累积都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m以下的青蒿生长快,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也高。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生育期日均温呈正相关,青蒿素产量与植株含水量呈正相关,青蒿素含量与植株含水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海拔1000m以下适度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青蒿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3):3120-3122目的:测定黄连植株及土壤中镉含量,研究黄连植株与土壤中镉含量、植株中镉分布及富集特性。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类型、不同年生黄连植株及土壤样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土壤水分下黄花蒿生理及产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黄花蒿抗旱生理及需水特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生长期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在处理后2周及花蕾期前进行采样分析.结果:各生长期不同土壤水分对黄花蒿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生物产量及青蒿素累积都有很大影响.在土壤水分胁迫时叶片水分含量下降,质膜透性增加,脯氨酸快速积累以增强细胞的保水能力,保护酶POD与CAT二者相互协调并与SOD共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膜的损伤.土壤水分降低时黄花蒿生物量下降,而青蒿素含量与产量反应复杂.苗期处理的土壤水分在50%~55%时青蒿素含量和产量最高,分枝初期处理的土壤水分为50%~55%时青蒿素含量最高,70%~75%时青蒿素产量最高,分枝末期处理的土壤水分在40%~45%时青蒿素含量最高,60%~65%时产量最高.结论:黄花蒿各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最适土壤水分范围为50%~55%,分枝初期和分枝末期时在较高的土壤水分下青蒿素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量化和优化川党参高产的农艺措施。方法:通过川党参大田栽培,设置不同的农艺措施,测定其产量。结果:育苗移栽,冬季移栽,密度20cm×6cm,搭架、打叶、摘花的植株调整方式,FM6施肥方式下川党参的产量最高。结论:农艺措施对川党参产量影响较大,可进一步量化和优化川党参高产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0,(9):21-23目的:研究川续断种子的吸水萌芽特性,为川续断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种子吸水的研究采用重量法,种子发芽条件研究根据常规发芽试验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0,21(35):3352-3353目的:研究青蒿种子的萌发特性,了解温度、光照等条件对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置不同温度(5、10、15、20、25、30℃恒温及5/15℃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青蒿生长及青蒿素累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蒿在不同海拔的生长及青蒿素累积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青蒿植株高度、生物量及青蒿素的累积都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m以下的青蒿生长快,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也高.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生育期日均温呈正相关,青蒿素产量与植株含水量呈正相关,青蒿素含量与植株含水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海拔1000m以下适度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青蒿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施肥对川党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田间试验,田间统计产量,HPLC测定党参炔苷含量、UV测定党参多糖含量。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有机肥以5900kg~7900kg/667m2、尿素28.5kg/667m2、磷肥36kg/~47.5kg/667m2、钾肥21kg~28.5kg/667m2,川党参药材产量高;正交试验以处理组合,氮肥24kg/667m2、磷肥40kg/667m2、钾肥16kg/667m2、栽培密度55560株/667m2产量最高,方差分析表明,氮肥、磷肥、钾肥、氮磷互作、氮钾互作及磷钾互作对川党参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党参炔苷、党参多糖在施肥水平处理中差异不显著,磷肥能显著提高党参炔苷含量。结论:不同种类肥料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合理的配合施肥能提高川党参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